“推进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专题协商是市政协今年三大协商议政活动之一。3—6月,市政协对我市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报告显示,衡阳生猪、家禽年出栏(笼)连续八年稳居全省第一,畜牧业已成为全市农业和农村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随着畜禽规模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我市农村生态破坏等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在防治方面,2013年以来,全市共关停拆迁规模养殖场931户、栏舍面积35.8万平方米,湘江干流网箱退养697口、面积18872平方米。去年,我市畜禽养殖业排放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较2010年分别下降9.78%和18.21%。
廖炎秋指出,推进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事关湘江流域污染治理,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必须出台文件,加强领导,市县两级要建立以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分工负责抓落实的工作协调机制;必须注重引导,加大投入,引导产业转型;必须明确责任,加强联动,确保畜禽规模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副市长陈竞表示,要以此次专题协商为契机,用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推进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做到主体责任更加落实,隐患排查更加深化,综合整治更加有效,防治措施更加有力。
市领导李平、肖长贵、张亮、胡水龙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