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向问计于民活动办公室发来邮件,对“建设新衡阳”提出了系列建议
改善全市交通医疗环境
本报讯(记者 李楚)“有幸在《衡阳日报》上看到我市开展的‘迎接党代会,建设新衡阳’问计于民活动,很是激动。市委问计于民,集思广益,这绝对是建设‘新衡阳’的一个良好开端。作为一名衡阳人,借此机会,我也想对我市未来的发展提几点建议。”日前,市公路管理局财务科丁正兴向问计于民活动办公室发来邮件,对“建设新衡阳”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丁正兴称,我市自古是交通要塞,如今我市高速公路、铁路纵横交错,机场、港口均已开通了,区位交通位置优势更是非常明显,但是各种交通方式还没有实行无缝对接,城区交通拥堵非常严重,影响了市民的出行效率。因此,他建议继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具体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可尽快规划兴建南岳机场至衡阳高铁东站、城区,或城区至南岳风景区的城市轻轨专线,让城市交通更便捷,提高市民出行效率。另一方面可加快城区立体交通改建,在船山大道、解放大道,衡州大道、蒸湘路、蒸阳路等数条南北和东西主干道上架设高架桥,缓解堵车难题,改善交通环境。
对于改善医疗环境方面,丁正兴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称,目前我市各大医院求医的患者多,常常人满为患,我市现有的医疗机构及设施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为此,他建议出台优惠政策,吸纳南华大学、湖南环境生物学院的人才资源,整合我市各大医院,组建大型的医疗集团,支持扶助特色的一流医科的发展,建立医疗强市。同时,详细规划好养生、养老等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