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面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土地流转经营权、林权等农权可作抵押,受到《人民日报》的大力推介
■市农信社创建368个信用村,对31万户农户进行评级授信,发放信用村信用贷款3.1亿元 ■助农服务终端逐渐覆盖各行政村,其中,农业银行衡阳分行在全市行政村的服务终端覆盖率达95%
~~~ ■土地流转经营权、林权等农权可作抵押,受到《人民日报》的大力推介
■市农信社创建368个信用村,对31万户农户进行评级授信,发放信用村信用贷款3.1亿元 ■助农服务终端逐渐覆盖各行政村,其中,农业银行衡阳分行在全市行政村的服务终端覆盖率达95%
~~~ ■土地流转经营权、林权等农权可作抵押,受到《人民日报》的大力推介
■市农信社创建368个信用村,对31万户农户进行评级授信,发放信用村信用贷款3.1亿元 ■助农服务终端逐渐覆盖各行政村,其中,农业银行衡阳分行在全市行政村的服务终端覆盖率达95%
~~~ ■土地流转经营权、林权等农权可作抵押,受到《人民日报》的大力推介
■市农信社创建368个信用村,对31万户农户进行评级授信,发放信用村信用贷款3.1亿元 ■助农服务终端逐渐覆盖各行政村,其中,农业银行衡阳分行在全市行政村的服务终端覆盖率达95%
2016年01月28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村金融创新的“衡阳模式”
■土地流转经营权、林权等农权可作抵押,受到《人民日报》的大力推介
■市农信社创建368个信用村,对31万户农户进行评级授信,发放信用村信用贷款3.1亿元 ■助农服务终端逐渐覆盖各行政村,其中,农业银行衡阳分行在全市行政村的服务终端覆盖率达95%
  ■土地流转经营权、林权等农权可作抵押,受到《人民日报》的大力推介

  ■市农信社创建368个信用村,对31万户农户进行评级授信,发放信用村信用贷款3.1亿元

  ■助农服务终端逐渐覆盖各行政村,其中,农业银行衡阳分行在全市行政村的服务终端覆盖率达95%

  ■文/图   本报记者  张建新  实习生  陈曼霖

  衡南浦发村镇银行工作人员深入林场察看苗木生长情况

  常宁市荫田镇衡市村去年新安装了助农服务终端

  过去这一年,我市农村金融创新风生水起,亮点频现:衡阳试水农权抵押贷款影响深远,农村金融信贷服务品种不再单一,受到《人民日报》的大力推介;“信用村”的创建让许多想干事的农户圆了创业梦想,凭借诚信走上致富之路;农村金融终端服务点在各个行政村逐渐全覆盖,越来越多村里人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便利金融服务。

  农权抵押贷款 唤醒农村沉睡资产

  隆冬时节,在衡南县相市镇虎塘村,罗福元的油茶林布满山头,一眼望不到边。

  “以472亩林权和商铺产权做综合抵押,在衡南浦发村镇银行总共贷了480万元。”罗福元说,多亏了这笔资金,让他的农场在后期开发中没有耽搁。这是衡南浦发村镇银行创新引进林权抵押贷款的有力尝试。

  与此同时,耒阳、常宁等地的金融机构也在纷纷推行农权抵押。其中,耒阳农商银行创新林权抵押、山塘承包抵押等产品为承包户、小微企业贷款近亿元。常宁市胜桥镇的村民刘年桥种植了4000多亩杉木林,树龄最长的8年,2017年可产生经济效益,预计产值2000万元以上。去年,刘年桥用2000亩林权做抵押,从常宁农商银行获得180万元贷款,用于林场维护和管理以及新苗培育等。

  据常宁农商银行信贷部经理欧志勇介绍,该行的农权抵押贷款业务主要是林权抵押,余额2700万元,惠及220户农户。还有齐家茶油、湖虹生态、小王子生态农业等一批龙头企业亦受惠于农商行的农权抵押贷款。

  农行也在积极探索农权抵押贷款。耒阳江头农业生态有限公司用3500亩土地流转经营权从农行成功贷出800万元,该公司可用种茶的收益还油茶种植贷款,其混业经营方式让金融机构赞赏有加。

  常宁珠江村镇银行主要做的是油茶林抵押,累放1.5亿元贷款。

  常宁市西施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种植7000亩油茶林、经济苗木等,在扩大种植规模之时,遭遇资金“瓶颈”。常宁珠江村镇银行以西施公司的1827亩土地经营权做抵押,3000亩土地收押,为其授信500万元,如今已累计发放贷款1000万元。

  据常宁珠江村镇银行董事长车铭介绍,作为衡阳市第一家村镇银行,该行一直不遗余力给予“三农”和小微企业最大支持。2015年向主发起行拆借资金6000万元,向人民银行申请支农再贷款5000万元,全部用于投放“三农”及小微贷款。其中涉农贷款占93%,去年新增贷款1.4亿元。为化解小微企业过桥偿还银行贷款的难题,常宁珠江村镇银行引进了发起行的“连连贷”产品,该产品针对小微企业研发,配套流动资金贷款,一次授信可循环使用,借新还旧,大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土地流转经营权、林权、山塘承包权、农房等都可以做抵押物来获得银行贷款,这就唤醒了农村的沉睡资产,盘活了农村金融。”市政府金融办副主任刘国华说。

  据统计,目前衡阳共办理“五权”抵押贷款15.4亿元,为2815家农产品加工企业、6231个家庭农场、2715个专业合作社、40多万农户解决了融资难题。

  创建信用村 让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

  在常宁市西岭镇桐江村龙门组,农户成生是当地有名的“葡萄大王”。原来,他只种了几亩地葡萄,探索创业门道。初具成效后,成生从常宁农商银行西岭支行贷款20万元,扩大“醉玫瑰”品牌葡萄的种植规模,去年葡萄上市卖到8元一斤,货品供不应求,纯收入达30万以上。

  桐江村村支书徐三杉告诉记者,成生是搭上了“信用村”这趟幸福快车,享受了信用贷款的实惠。去年6月份,常宁农商银行在该村挂牌信用村,评定356户为信用户,授信金额1312万元。成生和他的兄弟一起总共获得信用贷款20万元,凭信用成功致富。

  桐江村太泉组徐生容受了启发,也同合伙人一起贷了16万元,将原来种植的几亩油茶林扩大规模发展至50亩,现在老油茶林亩产31斤,年纯收入达6万元,3年后将突破10万元。

  徐三杉感慨:信用村确实是块金字招牌,农民在需要资金时能快捷方便获取,且利息更低。以徐生容贷款额度来算,一年可节约利息六七千块钱。

  常宁农商银行西岭支行行长腾冬连告诉记者,目前,桐江村在常宁农商银行的贷款户有73户,贷款余额270万元,比挂牌信用村前新增了180万元。挂牌信用村后利率下降,全村贷款利息减少9万元。

  据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衡阳办事处副主任常力介绍,到去年底,全市农村信用社共创建368个信用村,对31万户农户进行评级授信,发放信用村信用贷款3.1亿元,极大地促进了守信用、有能力、想做事的农户成就一番事业。

  助农服务终端逐渐覆盖各行政村

  临近年关,常宁市荫田镇的衡市春友南杂店里热闹非凡,不少村民前来采购饼干、糖果,还有些老人拿着存折来取钱。原来,常宁农商银行在这里设置了荫田镇衡市村助农金融服务点,安装了助农服务终端,村民足不出村就能办理账户查询、转账、取款、缴费等金融业务。

  南杂店的老板汪继友就是该助农服务点的管理员,他告诉记者,助农服务终端自去年6月23日安装后,已办了5608笔业务,交易金额700853元。

  来取钱的村民纷纷告诉记者,有了助农服务点真是方便。原来他们取钱必须去20里开外的荫田镇上,或者相隔12里路的西岭镇,一般都是赶圩的时候去取钱,半个小时一趟班车,往返需要6块钱车费。

  记者看到,在湖南省农信社助农金融服务终端设备上,清晰地显示卡类业务、非接卡业务、存折业务、口头挂失、现金业务等,村民可以自主选择办理相关业务,操作简单快捷。据了解,常宁农商银行已在辖区投放260台助农服务终端,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

  常宁珠江村镇银行也在积极践行普惠金融。该行已在群英西路选址建设新总行,增设两台自助终端设备,并把以前的总行改为泉峰支行,将在西岭、洋泉建设2家支行。推出的珠江太阳卡(含网银),办卡、用卡免费,且凡是持有常宁村行太阳卡的客户,在银联自助设备上取款、转账都免手续费,截至去年底累计发卡6702张。“三农”贷款利率较其他贷款利率低3%以上,同时“三农”贷款与其他贷款一样,不收取任何除贷款利息外的费用,降低客户的融资成本。

  记者从农业银行衡阳分行了解到,该行已在全市设立助农服务点4999个,布放惠农通机具4200台,全市行政村覆盖率95%,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在家门口领“三农”补贴、小额存取款,切实实现了“机到村,卡到户,钱到账”。

  “所有机具每个月电费就上万元,每个县最少3个人到各村各点巡查,工资、维护费等加起来亏损200多万。”农行衡阳分行三农金融部副总经理朱建平说,助农服务点确实方便了老百姓,光代收电费就达1.9亿元。

  ’2015

  金融回眸④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农村金融创新的“衡阳模式”
小微企业去年申贷 获得率达86.48%
衡阳农行推动农村金融服务“落地开花”
44部门签署合作备忘录 惩戒“老赖”
衡阳日报版面八A08农村金融创新的“衡阳模式” 2016-01-28 2 2016年01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