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猪头疯,是冬春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也是幼儿园、学校发生的主要传染病之一。1月22日,市疾控中心急传应急科科长周志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我市已进入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季节,各位家长要高度重视。
记者: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其传播途径是什么?
周志华: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
记者: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染性如何? 易感性怎样?
周志华:腮腺炎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的时间较长,腮肿前6天至腮肿后9天均可自病人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因此在这两周内有高度传染性。感染腮腺炎病毒后,无腮腺炎表现,而有其它器官如脑或睾丸等症状者,则唾液及尿亦可检出病毒。其传染力较麻疹、水痘弱。孕妇感染本病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而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流产的发生率也增加。普遍易感,其易感性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
记者:流行性腮腺炎有何症状?
周志华: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局部皮肤紧张,有轻触痛;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重症者腮腺周围组织高度水肿,使容貌变形,并可出现吞咽困难。颌下腺肿大,表现为颈前下颌肿胀并可触及肿大的腺体。
记者:流行性腮腺炎有没有并发症?
周志华:有并发症,腮腺炎脑炎是流行性腮腺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是由腮腺炎病毒直接侵犯脑组织而引起的。病人会出现脑炎的表现,如剧烈头痛、呕吐,甚至昏迷、抽搐等。
腮腺炎病毒对人体的腺体组织有亲和力,因此也可损伤睾丸。腮腺炎病毒也常侵犯胰腺,引起胰腺炎,表现为突然出现体温升高、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腹痛常很剧烈,腹壁比较紧张,病人不让摸或压。部分病人病情很轻,不易发现,尿淀粉酶或血脂肪酶升高可确诊。
记者:流行性腮腺炎怎样预防?
周志华:将患者隔离直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以防传染他人。
在集体单位如幼儿园、学校,与病人有接触者要留验3周,对可疑者应立即暂时隔离。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方法,婴幼儿接种麻腮风疫苗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成人可接种腮腺炎疫苗。疫苗接种方法、注意事项、禁忌症,请到居住地预防接种门诊咨询。
药物预防采用板兰根30克或金银花9克煎服,每日1剂,连续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