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市高层住宅日益增多,城市供水系统大多数采用二次加压供水来解决高层建筑用水和城市管网水压偏低的问题。但是由于屋顶水箱以及地下贮水池的使用导致二次供水的水质污染比较严重,给居民用水卫生和用水安全带来了新的问题。
原因分析:
按照《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卫生规范》的要求,二次供水单位必须取得卫生许可证,供水人员需取得有效的健康证以及培训证。而我市部分二次供水单位没有办理有效的卫生许可证擅自经营;供水人员未进行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无健康合格证明,不懂消毒技术,消毒不规范;还有个别二次供水单位存在无消毒设施或者消毒措施不落实,蓄水设施周围脏乱差等问题。这些问题是影响二次供水安全卫生的主要隐患。
自来水从水厂出来,通过市政管网,经二次供水设施,最后输送到用户。由于中间环节较多,容易造成污染,很多时候出厂水质符合国家标准,而到了用户使用时水质已经下降了。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有水池卫生防护措施不当、储水管道设计不合理导致污水倒灌、贮水箱周边环境的卫生防护差、卫生管理措施不到位等等,这些环节都会给二次供水造成污染。
委员建议:
出厂水是二次供水的来源,建议对生活用水和饮用水进行分质供水,提高自来水出厂水质。据调查,在城市自来水总量中,饮用水比例仅有3%-5%,因此可以采取措施对生活饮用水进行深度的净化处理,这是提高生活质量,解决污染问题的最佳方案。
建议规范二次供水设施的监督管理工作,卫生部门对二次供水单位的建档工作要从修建时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审核开始,凡是供水单位新建、改建、扩建的供水工程项目,必须由卫生和建设部门共同审核,经审核、验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同时,向从事供水管水人员宣传贯彻《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同时加强二次供水中消毒剂指标的自检及方法培训工作,对设计不合理的二次供水设施提出必要的补救措施。
建议水务、卫生、建设、房管等部门加强协作,彼此协调,从二次供水的新改扩、运行、清洗、消毒以及安全保障、人员培训、市场准入等多方面进行监督、管理,确保二次供水安全。
群众心声:
对于二次供水的安全隐患,市民陈玲琪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加快制定相应的法律规章,为二次供水管理提供法律依据。进一步明确二次供水设施建设、改造、管理的责任主体和资金渠道。
民盟衡阳市委员会建议:
城区二次供水安全问题亟待重视
■本报记者 刘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