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31岁的雷林出生于耒阳市大和圩乡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为了减轻父母的重担,初中毕业后,身为家中长子的雷林放弃了学业,选择靠打零工来补贴家用。可一段时间后,在乡下打工的微薄收入总是令他囊中羞涩。其后不久,雷林发现南下打工的邻里小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不禁也萌生了外出务工的念头。2000年,雷林阔别家乡,满怀激情地踏上“南下”的旅程。到深圳以后,由于学历不高,技能缺乏,雷林一直没有收到录用通知。最后,在老乡的帮助下,雷林应聘到深圳某光电公司当普工,并初次接触LED显示屏制作技术。为了提高技能水平,在同事下班后,雷林经常坚守岗位,琢磨操作技术。回家后,他还坚持阅读相关书籍。2003年,凭着虚心好学、刻苦专研的精神,雷林不仅掌握了过硬的技术,还被公司破格提升为技术主管。
2006年,一位朋友开玩笑地对他说,“你性格开朗,又能说会道,何不尝试去做销售呢?”听到朋友的“无心之语”后,雷林开始有所心动。不久后,雷林向公司提交了转换部门的申请书,并获得批准,重新从基层干起。凭着积累下来的人脉关系和优越的协调能力,雷林高效率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一段时间后,雷林被公司提升为销售副总。
2009年,久经“沙场”的雷林决定放弃销售副总的丰厚薪酬,毅然选择回乡创业。因为他发现,LED制作这个行业在沿海地区虽然发展得比较成熟,但对于内地来说,还是个新兴行业。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雷林用打拼挣下来的7万元钱,在珠晖区东风路租赁了一家店面,做起了LED制作生意。
店子开业后,首先必须解决打开市场和稳定客源的难题。雷林每天起早摸黑,耐心地向全市各广告公司推销自己的制作技术,并请求与对方合作,实现共赢。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雷林获得了初步成功。
接下来,雷林娴熟的制作技术和优质的售后服务,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及客户的好评。“2012年,衡南县城有三笔LED制作项目‘大单’正在招标,而此时,我又遇到了资金瓶颈。正在这个时候,我从《衡阳日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周刊上得知了小额担保贷款这一惠民政策信息,并马上向市人社局咨询并提交了相关资料。同年6月,我如愿以偿地获得5万元的贷款。我把这笔贷款作为项目启动资金,成功拿下了三笔订单。”时至今日,雷林在谈到小额担保贷款这一优惠政策时,仍感激不已。
如今,已按期归还小额担保贷款后的雷林感到非常轻松——除了继续和广告公司合作以外,自己也有了一批固定的客源,收入日益丰厚;不仅解决了4个人的就业问题,还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小轿车。下一步,雷林打算扩大门面,并让自己亲手设计制作的LED“点亮”雁城的大街小巷。
■本报记者 钟 晴 通讯员 彭建嘉 实习生 肖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