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衡阳地方组织领导境内广大民众首先开展广泛的抗日救亡宣传,动员民众起来救亡抗日。开办书店、书馆,销售救亡书刊。1938年2月,进步青年李华楫在城厢火药街(今人民路)创办读者书店,出售进步书刊。李华楫加入中共后,中共衡阳工委接收读者书店,改名为湘江书店,仍由李华楫经营,成为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的联络站。此外,衡阳城厢还有生活、新知、五五等数十家书店。
与此同时,中共衡阳地方组织办报纸、刊物,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动员广大民众抗日图存,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1938年11月,长沙大火后,湖南军政要员纷纷南迁衡阳,长沙许多新闻机构也迁来衡阳。一时间,衡阳成为湖南的政治文化中心,多家省级报刊在衡阳出版发行。其中,由中共衡阳地方组织领导和直接控制的有《大刚报》、《力报》和《开明日报》。此外,衡阳本土报纸有耒阳县的《前锋旬报》、衡山县的《南岳快报》、祁阳县的《新祁阳报》和衡阳的《湖南通俗日报》、《大华晚报》等报纸。(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