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记者走访了城区一些液化气代售点,发现这些液化气代售点都是与桶装水混杂在一起经营,门口放着一块“送液化气、送水”的牌子,有的在桶装水店门口摆上几瓶液化气,就成了一个液化气代售点。这些代售点多集中在小区、菜场等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既没有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批,也缺乏必要的安全设施,安全隐患很多。甚至有的废品店里,同样做起了卖气的生意。
在珠晖区和平社区内,一共有三家液化气代售点。记者看到,这些代售点都处于小区里某幢居住楼的底层,仅有一间小房子,里面一边叠放着几十瓶液化气罐,而另一边是厨房和餐厅,有的甚至全家人都住在里面。记者看到,在衡宜村22号一家液化气代售点内,桶装水和液化气瓶是堆放在一起。老板告诉记者,他已经在这里经营好几年了,是经过燃气公司审批的,但是记者在店内并没有看到相关的营业执照和许可证,也没有任何的消防设施。
记者还发现,在代售点里,一些液化气瓶锈迹斑斑、瓶体已经腐蚀得相当严重,也看不到瓶体本身的颜色,明显就是不合格或者报废的气瓶,但仍被送到用户的家中使用,不免让人担忧。
据珠晖区和平小区一位居民介绍,这几家液化气代销点存在社区有几年了,经常是大大小小的液化气罐被搬进搬出,让人很担忧。“现在相关部门往往是媒体曝光一家,才查处一家。”
除了这些问题代售点,记者还发现,一些废品店将收购淘汰的液化气瓶,又转手卖给天然气灌装点和居民使用,有些废品店还提供充液化气的服务。在蒸湘南路一家废品店,老板竟将收购回来报废的液化气瓶和氢气瓶,又以50—100元不等一个出售。该店老板告诉记者,如果有住户需要充气,可以和他们联系,他们还会负责充气,而且保证这些气是从正规销售点加过来的。
记者随后采访了市燃气办一位姓邓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根据2011年3月出台的《燃气经营许可管理办法》,企业必须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后,才可从事燃气的储运、供应及销售活动。对于,“一级液化站,还必须是单层独栋,且有相应的消防设施。”他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城区有93个液化气代售点,仅有20多家符合新出台的《燃气经营许可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