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快速崛起,是一个英雄出少年的时代,而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开始,考生们正忙于备考和填写志愿,今天的选择等于明天的就业。但是,同样的GDP、同样的一盘菜,未必人人跃上一个大舞台。今年699万应届生拼史上最难就业季,如何破解“天下第一难事”?衡阳财工院院长陈春泉教授以“草船借箭”这个典故引喻大学生学业、就业、创业,这里再温习一次:
诸葛亮跟周瑜立下军令状,督造十万支箭,三天后交不了差要杀头。接下去是诸葛亮演出神乎其神的戏码:“草船借箭”,但那十万支箭并非凭空弄到:首先,鲁肃帮诸葛亮安排了二十条船,各船竖立千余束草人;其次,当晚起大雾,江面上“月童朦不清”,曹操才会下令“只用乱箭射它便了”;再说,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曹操有备而来,有的是箭;最后,“借”到箭后,船轻水急,乃能脱险交差。
眼下全球企业竞争愈演愈烈,就业机会随之趋紧,可是现金却不缺,甚至“美日大开印钞机,货币流全球泛滥”,造成币值贬值。大学毕业生不但要“大禹治水”,还有效法后稷,到山上耕种。后稷的功勋,简单说,就是替后世找到一条在困境中求发展的新路。
说得再直白一点:让熟悉数字应用、网络工具的年轻人,在课堂之余(其实他们多半就在上网)能够增加实践能力和勤工俭学的创业收入。说得更透一点:数字革命最大的力量,在于它重新定义了“距离”,从而引发新一波的全球化。而新的“帝国主义”不再以坚船利炮为武器,而是以能够数字化的信息产品、网络工具做武器。我们最先看到的是钱,它也已经制造了至少三次泡沫(金融海啸、欧债危机、量化宽松),今后还会接踵而来,这一股沛然莫之能御的信息网络化、网络数字化,似乎没有什么可以抗拒这股洪流,所有的“固有”都将被摧毁。文字、视频、音像、影片,乃至游戏,最终将掠夺弱势群体的荷包、文化,乃至社会地位与尊严。陈春泉院长认为,跨国公司、金融大鳄正是今日的“曹操”。 重要的一点,云端产业目前仍然“大雾迷蒙”,莫等日出雾散,“产业界”看清楚了,就不会肯“借箭”了,年轻人将再沦为打工族。怎么办——
陈春泉解释:“草船借箭”的“草”就像两百多年前的湘西草堂,对应今天就是容纳大师的高校学府;“船”就是要造就像王船山一样的大师级师资队伍;“借”就是培养一大批优秀人才,再进一步学习、借鉴世界各国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商业模式为我所用;而这个“箭”则是引进全球最尖端机器设备、原料石油、合作项目,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换代再出口产品到国际市场。
陈春泉笑言:“路是人走出来的,我们不是诸葛亮,没有本事‘借东风’,可是我必须晓得‘草船到哪儿借箭?’‘箭’在哪里?”衡阳财工院紧紧依靠不断提升国际视野、推进产学研合作、蓄积就业能量,为学生提供“草船”,供年轻人去“借箭”。
大学是培养未来人才的摇篮,大学生毕业求职是否顺利,成为检验大学办学的重要指标,而“学用合一”成为教学终极目标。根据2012年企业最爱大学生调查,衡阳财工院在全国学历教育高职院校中排名五十强。这是衡阳财工院第三度蝉连,也是全省唯一入围的具备学历教育资质财经工业类高校。谈及就业能力指标,陈春泉院长强调,学习力、抗压性、团队合作力,是衡阳财工院毕业生一直以来备受外界肯定、最引以为傲的能力;但未来,除了“软实力”的培养,也要追求专业知识、国际观与外语力等“硬实力”的增强。
要缩短校园与职场的差距,“产学研合作”是最有效方式。陈春泉教授表示,衡阳财工院通过校友会、实训生产管理处、两大产业联盟等渠道,积极与企业实务接轨,产生具体成效。例如实训企业资助衡阳财工院“智慧型机器人研究中心”计划,目标是开发3D打印机器人。而学院高教研究所在人社部职教计划补助下,也有优秀的专利成果出炉,对参与开发学生未来就业也有加分,陈春泉研究发现,最近十年来,电子工程的发展推动制造业大幅度增长——这使我们能用更少的资源干更多的事。例如,目前我们的能源利用效率要高于以往任何时候。今天我们每实现扣除通胀因素后的1000元国内生产总值(GDP),需要的石油当量刚好只有1980年时的一半。
半导体行业遵循的摩尔定律已经生效了47年,但据此推算,该定律只剩15年的有效寿命,再过十年一块集成电路的成本,以今天的人民币价值计算还不到2毛钱。要想提高就业机会,没有什么神奇药丸,继续创新用相同的人手创造更高的价值。过去谈产学研合作,多着重在理工科系与企业界的研发链结,陈春泉教授认为,产学合作应该是全面性的才对。财工院电子信息系就与数码研究机构合作,开发各种云端外语学习课程。财工院毕业生在创新领域开枝散叶,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学校开设的创新学分课程因此大量引进“业师”强化教学,让教学更贴近企业现场,缩短落差。
跨国交流,财工院站上国际舞台。陈春泉院长积极推动“外聘业师与大师计划”,除了更深化校企联盟,国外知名学者到校开课或演讲,依托“大师中的大师”的号召力,提升学校能见度。鼓励学生“把全球当教室”,除推动交换生与国际生,也与全球多所大学订定合作协议,推动友好院校、交换生、跨国双学历计划。难能可贵的是,衡阳财工院国际交流层面不仅止于教学,也拓展到跨国校际研究合作,学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赵琼教授(研究员)不仅承担跨国研究课题牵头人,还是全国高职教材编写主持人。
企业经营的“差异化”策略,被衡阳财工院用在发展特色竞争力上。陈春泉院长说,“一系一典范教研室”、“一系一教学特色”用意就在提升系室与学生竞争力,例如机械工程系推电脑辅助设计、公共课部推口译训练、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推证照与个案教学,都是希望帮学生能力增值,不辜负“企业界最爱财工院”的美名。
陈春泉说:当今就业形势下,到底缺不缺人才?因为定义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看法。如果学士及硕博士是人才,那不仅不缺,还过剩;如果人才不仅仅是数“学位”人头,更在实际操作上,那么,多种行业的高手艺、高技能、高专长的人才是严重不足;而这种技术人才任何地方都缺,包括硅谷、生命谷。没有全球视野的高校,就不会出顶尖的人才;没有世界顶尖的人才,就不要想赚世界的钱。
为尽快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搞好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缓解结构性失业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衡阳财工院院长陈春泉教授矢志追寻的“中国梦”,就是戮力打造中国的麻省理工,为国家培养下一个郭台铭、马云……不久前颁发的全国第三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总共选出七项“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理论研究奖”,湖南只有一位,是衡阳财工院院长陈春泉教授。这是湖南教育的骄傲,但对于“惟楚有才”的教育强省,只有一个湖南人出现在全国级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中,是否有些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