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3年04月20日 星期六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忙,何尝不是社会运转的公害
  过于忙碌,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社会“公害”,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危害暂且不论,对整个社会运转质量的妨害,不可低估。。

  有一次我参加一个会议,汇总调研中所收集的问题,以便形成一份报告,提交政府职能部门处理。会议三点钟开始,到了开会时间才来一半人,迟到的人几乎是众口一词:“对不起,事太多,来晚了。刚才在那边开了个会,赶先发了言,就跑这里来了。”看到人家都是为了公事忙碌奔波,主持人自然不好批评。会议过程中,不断地有人来,每来一人要向大家寒暄一番,解释一番,打断别人的发言。所以会议开得稀稀拉拉,让人感觉会议“气场”不好,不利于专注地思考研讨问题。

  大家发言的时候,又是众口一词:由于太忙,来不及看材料,缺了好几次调研,对收集的问题来不及整理消化,自己不懂专业,来不及学习专研,有些情况尚未核实,没有把握,等等。我本以为这是谦虚客套,结果发现这是大实话。而且在开会过程中,不停地有人打手机,进进出出,有人埋头点击手机,发短信发邮件,对别人发言全然不理不睬,这样的研讨会效果肯定不咋的。浩浩荡荡、隆隆重重搞一场调研,收集不到详细具体、切中要害的问题和真知灼见。对执笔归纳汇报材料的人,我真替他捏把汗,拿什么去向政府汇报?

  散会后,主持人安排了晚餐,一半以上的人说自己另有饭局,匆匆而去。到了饭馆,菜上了桌,手机还是此起彼伏,又有三五个人说有急事离去。最后剩下不到三分之一的人,面对满桌的菜摇头叹息,这美味佳肴又要浪费了。开会、吃饭都不得安生,都源于大家太忙。

  忙碌,导致人们的时间、精力都分散了,不能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忙碌也让人十分疲劳,脑力体力都难以胜任工作,只能事事处处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这样的状况,工作质量一定没有保障。俗话说急行无好步,慢工出细活,深思才能熟虑。过于忙碌已经使人们失去了认真细致、务实深思的基本职业操守。

  我以前在政府部门,有幸参加一些决策会议,往往是半天或全天研究十多个议题,二三十个人济济一堂,也是这种忙忙碌碌而又松松垮垮的现象。一些人进进出出,电话不断,还有一些人埋头签批文件,干与会议无关的活。还有的人在窃窃私语开小会。真正认真开会、专心思考会议议题的很少,发言的就更少。大多是主持人在讲话,和议题提请部门的人在发言,其他人大都心不在焉。我还发现一个怪现象:许多人对自己不分管的工作一般不发表意见,也许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也可能有“井水不犯河水”的默契,还可能是根本不懂,无法发言。总之,尽管议题很多,一般都是匆匆忙忙、草草率率,一呼啦通过了。我感到纳闷,这可是决策会、不是自由课堂?许多议题都事关国计民生、地方发展、改革稳定的大事,怎么如此轻快地审议通过了呢?集体决策岂不就变成了集体敷衍了吗?这不为一些部门夹带“私货”大开方便之门了吗?岂不让一些粗糙文件、失误的决策轻松过关吗?决策会议的庄严神圣由此在我心中大打折扣。这都是太忙惹的祸。

  忙,并不等于高效,许多决策虽然一审就过,许多工作虽然一蹴而就,但是后患无穷。事后的返工、补火、扯皮、擦屁股,要花去许许多多精力和时间。开局迅速而结局漫长,起步良好而结局烂尾,比比皆是。每念及此,我想起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二战时期,即使全世界烽火连天打得不可开交,电报如雪片地向他飞来,他却照常在海滨优哉游哉地钓鱼度假,轻轻松松指挥几百万盟军打败了法西斯,把世界事务、国内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其中奥秘,难道不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忙,何尝不是社会运转的公害
遍地皆是“课题组”
癫狂的规划大头症
棒杀《泰口 》勇气难得
“蹩脚”的收费理由
衡阳日报版面二A02忙,何尝不是社会运转的公害 2013-04-20 2 2013年04月2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