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解读大雁的种群与习性,描绘大雁的真实形象,本报记者日前赶赴岳阳,走访了鸟类专家和鸟类摄影家。明天,本报将在《湖湘周末》推出“万里寻雁”活动的开篇稿件——《雁城为何难见大雁飞》。
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谢宏治表示:追寻大雁踪迹, 挖掘大雁文化,弘扬大雁精神,对于提升衡阳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强市,提振衡阳士气,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报记者将全线出击,沿着大雁迁徙的路线,采取全方位、立体式的方式探寻大雁踪迹,寻访在外地的衡阳人,揭示在外衡阳人骄人成就以及背后的地域文化背景,打造衡阳人“大雁名片”。
整个活动分为“大雁之踪”、“大雁之子”、“大雁回访”、“大雁回家”四大版块,从本月起直至明年初结束。活动将通过《衡阳日报》、《衡阳手机报》、雁城屏媒、你好衡阳网等多媒体形式立体推出。活动结束后,所有文章和图片还将结集成书。
此系本报推出的衡阳史上规模最大、
范围最广的大型人文地理寻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