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2012年05月31日 星期四      
当前版: C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万能钥匙”
用心“配”成
认真总结
  调解有方
  这就是他的家
  “奖”声阵阵
  民情日记
  谢修华:

  ■ 文/图:海啸

  龚自珍的诗文到底摸到什么高度?南社高人柳亚子的点评是:“三百年来第一流”。龚先生有诗《投宋于庭》云:“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在衡阳,有一个男人,在朋友们的心目中,他真的配得上这句诗。

  初次见面,这个属猴的男人容易给人留下跃跃欲试、按捺不住的印象——他总有一种“席不暇暖”的味道,喜欢走动,坐不住。相比绝大多数人,他很少去理发店。一是忙,二是因为他一年四季拥有一枚闪闪发亮的光头,再高明的理发师也无从下手。偌大地球上有许许多多名头响亮的光头名角,但是,在衡阳市雁峰区岳屏镇,这个男人绝对是最出名的光头,没有之一。这个男人身份证上的名字叫谢修华,实际上,对于认识他的人来说,他的名字就叫“光脑壳”或者“光头”。

  “光头”谢修华,眼下的职务是雁峰区岳屏镇司法所所长,媒体喜欢称他为“和事佬”。他好像不太认同,说,翻了词典,“和事佬”似乎“特指无原则地进行调解的人”。摸了摸锃亮的头部,他说,做人讲感情,凡事重原则。

  在岳屏镇,谁谁只要“扯麻纱”,首先要找的就是该镇司法所所长、人民调解员——“光 头”。用老百姓的话说,“光脑壳公道正派,我们信得过他!”

  吃得苦中苦,方知甜滋味

  记者“忍无可忍”去采访光头的那一天,有雨。光头正在办公:前进村两村民闹土地使用纠纷,一方种菜,一方拔除,拳脚相向,有人受伤。记者不便强行插入,只好在窗外雨声中等候,隐隐约约听见吵得厉害,渐渐轻言细语。谢光头大约说了些法律常识和“人情留一线,日后可相见”之类的话,不到半个小时,双方握手言和,谈笑间,打伞离去。

  光头与记者到他的“住宅“访谈,原来只是隔壁的办公室,大约30平方,所谓家用电器,除了一台老掉牙的小电视机,就是枕边那款手电筒了。光头说,呵呵,眼下真没房产,在镇里院子经常住,习惯了。

  俗语说,“十个光头九个富”,谢修华大约算“第十个”了。他回忆,早年很苦,几岁就霸蛮参加生产队劳动,全家收入大约一元钱一天,基本上没吃过饱饭。后来,劲量小子的他到红砖厂打工,起早摸黑,因为吃苦耐劳,被大队干部“提拔”为水电安装工。再后来,还投身旅行社、治安联防队、计生执法队等,1998年调任岳屏镇司法所至今。

  谢光头感慨:“阅历是一种千金难买的财富,我吃了不少苦,到现在还很清贫,但我的精神很富有。我为自己的奋斗历程感到骄傲和欣慰,因为我始终挺直了自己的脊梁,没做什么亏心事。”

  那天,与记者面对面,光头有些无精打采。顶不死记者的一再盘问,他才交代:患的是结核性胸膜炎,在市中心医院断断续续住了一个月,期间经常回所里加班加点。医生建议:最少休息三个月。

  黑沉沉的笑脸透露出谢修华的开朗与自信。据镇领导介绍,从事调解工作以来,他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结合基层工作的实际,重点学习了《人民调解法》、《民法通则》、《继承法》、《婚姻法》、《土地承包经营法》等法律法规,积极参加相关培训。打铁还需本身硬,光头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调解技巧,工作开展起来就比较得心应手了。

  领导说,谢修华是消防员,又是稳压器,没有光头息事宁人,镇领导真的没时间集中精力搞发展。

  光头几位知心朋友说,其实,光头活得挺累,挺苦,但是,他自得其乐。

  调解如治水,“治”的是人心

  有道是:大禹治水,治的不是水,是人心。在谢修华看来,司法调解如大禹治水:成功的秘诀在于变“堵”为“疏”。

  在岳屏镇司法所,常常,矛盾双方怒气冲冲进来、高高兴兴出去。有人称赞谢修华为“万能钥匙”。他连连摇头:“哪有什么万能钥匙哟!我的工作就是息事宁人,镇里村间有一些琐碎矛盾不可避免,好在乡亲们都很朴实,大多通情达理,有时与别人闹得不可开交,事后很多人都后悔莫及,积极配合调解。我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用心调,总能解麻纱。”

  对于走进他办公室的每位当事人,光头总是热情相迎,邀请入座,端茶倒水,接人待客的礼节,他从不怠慢,扮演着群众的倾听者、记录者、调解员、知心朋友等角色。

  随着衡阳市委、市政府“东扩南移“战略的实施,岳屏镇成了“重点工程建设的主战场”,重点工程建设中的矛盾已经成为了最大的矛盾。虽然镇里各个重点工程都成立了协调领导小组,有专人协调处理。但是,谢修华同志作为调解委员会主任总是当仁不让,按照党委、政府的安排,对一些矛盾进行倾力调解。

  隆桥村罗某因再婚,由于是按政策批准生二孩(已7岁),但在征地拆迁中,村里没有按政策分配给该孩子的征地拆迁款,罗某一气之下便诉至法院,请求判决。后法院一直多次做村里工作无效,罗见拖了很久还没解决,便想到了谢主任,谢得知后,先后多次去市国土资源局等有关单位查找相关资料及法律法规政策,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同时与村、组数次沟通并向他们出示了大量强有力的证据。最终,村里同意按政策分配给该孩子征地拆迁款,罗某随即从法院撤诉,事后,罗某含着泪对谢主任说:“若不是您帮助我们母子,这征地拆迁款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拿到……”。他听后,淡淡一笑,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十多年来,光头凭着对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热爱,对乡亲们的一片赤诚,始终坚持“以德感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常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参与调解各种民间纠纷800余件,调解过的纠纷总标的额达700余万元,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没有因调解不及时、方法不得当、引用法律条款不正确而导致 “民转刑”案件、群体性事件、非正常上访和“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矛盾的发生。从警务网上看,岳屏镇的报警率是居全市最低,调解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调解千家事,温暖万人心。头上无毛的谢修华看似“钢铁炼成”,其实难免心中衔苦,虽然朋友多,枕畔缺个人,平日里笑容满面的“光脑壳”,有没有中年男人的“难言之隐”呢?

  此情何计可消除?读者诸君出出点子哟!

上一篇    下一篇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B01版:版面一
   第B02版:版面二
   第B03版:版面三
   第B04版:版面四
   第C01版:版面一
   第C02版:版面二
   第C03版:版面三
   第C04版:版面四
   第C05版:版面五
   第C06版:版面六
   第C07版:版面七
   第C08版:版面八
   第C09版:版面九
   第C10版:版面十
   第C11版:版面十一
   第C12版:版面十二
   第C13版:版面十三
   第C14版:版面十四
   第C15版:版面十五
   第C16版:版面十六
“万能钥匙” 用心“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