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2012年05月31日 星期四      
当前版: C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衡阳有没有孔子?
  石鼓书院大观楼前的孔子雕像。 李飞跃 摄
  湖湘学派和湖湘文化的双重发祥地——南岳衡山文定书院,现为岳云中学“春秋楼”(即科技楼)所在地。书院由南宋胡安国在南岳衡山紫云峰下创立,胡安国字文定,故称文定书院。图为文定书院旧址上重建的“春秋楼”(因胡安国在此著有湖湘学派第一部奠基之作——《春秋传》故名“春秋楼”)。 杨光辉 摄
  最近,孔子有点“忙”,当全世界都有“孔子”的时候,衡阳有没有孔子呢?每年一次的高考还剩几天,紧接着,披上学士袍的毕业生将加入职场竞争。高考恢复35年,高考状元何止成千上万,成为文化大师、科技巨匠者几稀;而大师、巨匠却往往不是高考状元,滑稽上升为悲哀。高考改革已箭在弦上,争议不少,待解决的问题肯定比争议多。问题在于,引人注意的争议点,其实不是重点,或者说,再多议论也不会有结论。

  吵闹声音最大的,来自我的母校学弟,他们冒出两个字“考霸”。这个字眼,我和我的同学也曾说过,但是绝不会用在能力较差的同学身上,反而会用于考分骄人的同学。“考霸”原本不是负面的字眼,会考试、拿高分是本事,但,找不到分数之外的肯定,才是困惑的源头。话说回来,事业发展的起步固然很重要,但却绝非“一考定终生”,但看两位功成名就的古人例子:

  历史上第一位红顶商人吕不韦,他看见秦国送到赵国当人质的公子异人(子楚),认为“奇货可居”,回家问父亲“投资什么最赚?”吕老爹答“投资国君赚最大!”于是吕不韦砸大钱帮子楚搞到了太子世子的地位、并将爱妻赵姬献与子楚,后来子楚不负所望当了秦王;甚至他的私生子因而成了秦王政(秦始皇),吕不韦乃成为天下第一宰相,而且,不是“一人之下”,而是“一人之上”。

  另一位战国英豪苏秦,身佩六国相印,神气吧!可是他起初穷到连母亲、嫂嫂都小看他。他发迹后说:“假如当年我有洛阳城郊二亩地,哪会有今天呢?”

  先从学生角度来推演:吕不韦的出息应该是源自富爸爸,如果苏秦也能像吕不韦那样拼爹,他还会不会当上六国宰相?又,若“高富帅”吕不韦像苏秦一样穷,还可能当上秦国宰相吗?

  换边思考:如果苏秦是富二代遇上落魄公子又将如何?而若吕不韦得到鬼谷子亲传,却贫无立锥之地,又当如何?不好推测,甚至难以类比,是吗?高中没上“省示范”,谁说就“输在起跑线上”啦?

  再从老师角度来对照:孔子的教材竟是身后由弟子和再传弟子记言载行,方传诸久远;而鬼谷先生教出一文一武两个争气的学生(文丞当属纵横家苏秦,武圣首论军事家孙武),是用统编教材吗?所以,别再争吵“高考改革”这种不会有结论的题目了。我一向呼吁:教改的重点在老师,不是学制、不是教材。学校有什么帮助老师的想法吗?校长有吗?其实,最缺的是孔子(不求万世师表,只求因才施教),没有的话,鬼谷子也行。请看享誉雁城的“衡阳教育六李”:

  李仲辉曾被省教育厅长用“李三快”来形容:动作快、讲话快、思路快。要扛下市一中一百多年来最重要的教改担子,多年前李仲辉就要不要接下这个他人生中最烫手的工作,他也“只”犹豫两天,就果断答应了。教育实力确保上升、生源差距、初高中资源分配、校园建设、以及与高教衔接等问题,都会让校长头皮发麻。李仲辉自认是勇气“爆表”的乐观派,他说,作为一个教书匠,面对教育这个大工程,必须务实地把握各个环节。同事们形容李仲辉是拚劲十足、行动快速、积极任事的领导。李仲辉在校园永远充满活力,进食堂吃午餐只要五分钟,讲话速度就像连珠炮,连走路也是健步如飞。

  不管是在炮声隆隆的家长会,或是在面对教师、各界的座谈会,李仲辉总是心平气和地回答每个问题,口才反应一流,谦虚真诚面对,身段柔软,给人留下好印象。为了和师生、家长拉近距离,李仲辉常常说自己的故事。例如,他想解开社会的名校情结,就以自己当年读的是县属中学,最后仍考上一本,说明读什么学校,并不影响孩子的未来,要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

  在当校长之前,李仲辉对以考试为导向的教学,就有深刻的反省。他始终难忘在哈佛大学的考察经验。他看到衡阳留学生,因为缺乏团队合作的习惯,小组报告没超过美国同学。他想借教改,彻底扭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真正的爱上学习。

  因此,李仲辉做事,会在订定制度与原则后,再积极沟通,包括“五年五百人”顶尖中学计划;和六中、华岳、船山中学等组织“一中联合中学系统”等,都看得出李仲辉的执行力。

  不过,校务的执行力,并不必然等于教学的执行力。课程封闭的高墙并不容易打破,一中学生不仅态度令大学教授惊磕,今年的高校自主招生名额,不乏北大、清大、复旦、中山等名牌大学,李仲辉分析,“制度是全国一致,但是教学现场,却是因地制宜,如何不让教改在执行面扭曲变形”。

  李进杰带领移交地方短短五年的衡铁一中,以全人教育为核心,培育学生在生活、品德、人文、知能四大层面的完整发展,不仅让学生成为谦和有礼的未来领袖,更培养学生专注力与抗压力,在学业上亦有不俗表现。

  “生活教育为基石、品德教育为梁柱、人文教育为铜墙、知能教育为华盖。”校长李进杰一语道出铁一中的全人教育理念,“教之以礼,育之以德,传之以道,导之以正”则是全校教师落实铁一中人文教育的共同信念,培育出有礼有节的学生。为了给予每位学生最佳的学习环境,李进杰通过严谨的教师聘选制度,务求每位老师都能兼备品格与专业,以身教带领孩子从生活细节开始改变,为了深化人文教育的涵养,课外特别为学生安排茶道、花道、礼仪……等人文课程,经过人文教育的薰陶,铁一中的学生举手投足之间有着独具的谦和与泱泱之风。

  “我们一直希望孩子能从学校教育就习得品德,没想到铁一中真的做到这点了!这不只是一所教知识的学校,更是教智慧的学校”,家长们十分肯定李进杰通过学校丰富的资源和老师孜孜不倦的热情教学,让学生从生活中养成良好品德,“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从群体自强、自励中体会生命与环境的美好。

  李和平坦言衡阳县一中教改要成功必须做对三件事:第一,高中部教学现场一定要改变。我希望看到很多教学典范,让学生有兴趣学习,真正获得能力,不只是会解答考卷上的问题。这是革命性的作为,教学若不能彻底改变,教改就容易失败;第二,高中班级均质化、优质化。这两件事情若能促成,教改效果问题就不大;第三,是改变家长的心态。我们希望每个学生都有成就,但若只用学分来看学生的成就,学生不会快乐,家长的观念要转变,因为不会所有的学生学分表现都好。

  李和平正在努力实现衡阳县一中两大蓝图,第一是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不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目前初中教育很活,还能快乐、主动认真地学习。但到了高中有很大改变,补习很严重,从周一补到周日,成绩不好去补、成绩好也去补,学生其实蛮疲乏的,进了大学以后,对学习根本没有兴趣,没有考试反而就不知道为什么要念书。就好像跑800米,即使前面600米跑得比人家快,但最后200米疲乏了,就被人家追过去。

  第二个蓝图是成就每个学生。不再用学分的尺来度量学生,而是要多元看待,激发每个人的专长能力。责任压力在哪里?李和平说,不在家长,而在我们,我们有责任让高中班级都变好。高中均质做不到,那么,教改就是喊假的。我现在与大学协调,大学有很多学习资源,可以开放给高中使用,比如实验室、图书资源、学生辅导等,让高中生学习更多元。通过大学的协助,把高中均质化拉上来。慢慢地,家长就会更有信心。

  李和平确定教改的目标至少三项要做到:普及、菁英、扶弱。如果人才群体是一个金字塔,我们必须把整个金字塔往上提升,不是把这个金字塔拉平。而且,这个金字塔不只一个塔顶,而是像喜马拉雅山脉,有多元塔顶,把各类菁英都顶上去。省属示范中学过去用考试取才,可以筛选到学分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但是示范高中不能只顾自己好,应该有更大的社会责任。过去是众星拱月,因为月亮很少,但未来应该是群星争辉的时代,每个学校都有优秀的学生。

  除了会考成绩、国际指标、奥林匹克竞赛表现外,更要看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最关键的是,教学现场一定要改变,老师不能让学生只有考试能力,而是要让学生有兴趣去学习,进了大学后是不是还有学习动力。在大学端就能看到改变,教育是连动的,基础教育成功可以解决普遍认为“大学生不好用”的情况。李和平觉得自己的历史任务是为衡阳培育建设人才,不能吃人才老本,未来如何奠定人才基础、资源分配与制度建立,是我们的迫切任务。培养年轻的、三十五到四十岁、处于学术黄金期的教师是我们要尽快解决的课题。

  李俊被誉为“衡阳补教界教父”,领衔衡阳县三中持续落实“品格优先”教育理想。李俊出身教育世家,小时候受到家庭的影响,深知一个人要改变自己弱势的环境与身份,必须通过教育才能办得到。因此,他在义务教育事业有成后,结合补教、义务教育立志办一所能提供优质学习环境的好学校。

  办教育如同耕田,在李俊的的眼中每个三中学生就像是从教育沃土中冒出的绿芽。李俊坚持“先教做人、再追求学问”,同时秉持“荣誉、卓越、尊严”的校训,以及“关怀乡土、放眼国际”的课程设计,发掘与鼓励每位三中学生的长处,辅导学生具备诚信正直、关怀体贴、懂事识大体的品格,培养学生具备面对未来的关键能力,成为社会的杰出栋梁人才。

  李俊的教育理念,是提供学生全程发展的优良环境。培育学业之外的超级竞争力,通过人品态度的塑造,更为处于升学主义下的中学生累积奋发能量,许多高三生在面临升学压力时,会运用生命教育所学,锻炼自我的抗压性与专注力,而在学测带出超乎期待的优异表现,“生命教育帮助自我情绪能快速恢复,越快从挫折中站起,越能掌握成功。”品格与态度,成为三中学生超越学业表现的竞争力。家长看见孩子的优秀成绩都深受感动,“觉得自己的孩子被好好栽培了。”

  引用科学实证鼓励学生在课业繁重之际,仍维持平日学校要求的生活礼仪,“以前学生会觉得学校管太多,但现在他们了解这些其实是对自己有益,反而更乐意做好生活教育。”李俊说,教育者应认清未来世界的需求,给学生接触生活、解决问题的机会,不要再制造一批批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学生了。

  李春辉直接点出众多家长抢着为自己孩子报名就读衡东一中的原因:“我校跟其他全日制学校不同,不是以升学挂帅,而是先帮助学生强健体魄,再发掘潜质!”近年来,少子化时代来临,许多中学面临减班的处境。不过,位于城关镇的衡东一中却必须面对众多前来报名入学的家长与孩子,想尽办法增开班级、扩建校舍。

  李春辉指出,衡东一中将品格教育融入孩子的生活与课程中,从认识到实践,由老师先以身作则、做好榜样给学生看,并不断提醒学生对别人要懂得感恩、和人互动能给予尊重、重视诚信与荣誉。引导学生必须学会尊重每个同学,并要懂得运用团队合作、沟通协调以弥平彼此之间的意见落差。

  所以,衡东一中的学生没有“自私自我”的常见娇气,学生都会整理房务,将棉被摺得如从军入伍般整齐。彼此之间有如兄弟姐妹,懂得关怀互助。学生在运动、艺术、品格、学业上,都有被校方肯定的优点。让李春辉欣慰的是,几乎所有衡东一中学生都有较好的体能,如遇上晴日暖暖的好天气,他会亲自领着学生在15分钟内完成800米的慢跑行程,或是在下课后和学生来场三对三篮球斗牛。

  让人对衡东一中孩子的能力刮目相看的,不只学业,还有更重要的品格、健康。就像一把启动孩子培养品格、主动学习的万能钥匙,打开孩子的潜力,教会他们向上的生命价值,他们就像海绵,自动自发地从注重身教的老师身上,学习关怀生命、相助合群、积极展现自我、提升学识,以面对未来人生成长的各项挑战。

  《学生感言》我爱衡东一中!来自永州偏乡瑶族山寨的高三女生盘家玲,庆幸自己从初中到高中都在衡东一中读书,在李春辉校长的关照下,学业成绩优异。已经推荐上重点大学的她,正力拼指考,以北大医学院为唯一目标,希望日后能学医有成,回乡为族人守护健康。

  李桂元秉持岳云中学近两千年湖湘学派发祥地人文传承,尊崇“勤恪忠毅”校训,在如诗如画的南岳衡山打造完善的人文校园。曾经的“岳云”在紫云雄峰下、抗战烽火中造就了一大批民族脊梁;现在的“岳云”与大自然为伍的教育环境,呵护现代孩子远离都市喧嚣,体会大地对人类生命的滋养,培植正确的教育价值。

  人们熟知的21世纪的竞争力:创造力、人文素养、人际沟通、合作精神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为什么已经知道了,还是教不出来呢?李桂元发现,是做的方式不对。全世界都犯“相信考试”的错误,把孩子考笨了!考试模式阻碍教学发展,限制老师选用适当教材的专业判断。岳云中学的解决之道在打好基础教育的基础,李桂元相信教育本该带领学生从幼稚迈向成熟,把激发创造力视为目标之一,但是正因对教育有这个憧憬,反而使人们看不清教学偏离的地方。李桂元了解到,教育本应该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现在的课堂却在训练考试能力。

  去年同时考取同济大学、国防科大的陈颀虽是娄底人,很爱岳云中学。他感激李桂元校长教会了他们生活自我管理能力,担任两个社团社长的他因此累积组织协调、统筹指导、开展活动的经验,有助于他日后适应大学及社会生活。

  李桂元指出,东方父母对分数的执着只能用“走火入魔”来形容。父母会因为孩子没有考到一百分,就叫他不要进这个家门。老师会少一分打一下,不管这张卷子题目出得好不好、能否实际反应出学生的程度。李桂元要求学生不能单纯窝在教室内背书、准备考试,否则,创造力从何而出?多给老师一些教学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保持老师、学生敏锐创造力和想象力。

  舜禹何能耳?孔孟何能耳?有为者亦若是!

  请三省!

上一篇    下一篇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B01版:版面一
   第B02版:版面二
   第B03版:版面三
   第B04版:版面四
   第C01版:版面一
   第C02版:版面二
   第C03版:版面三
   第C04版:版面四
   第C05版:版面五
   第C06版:版面六
   第C07版:版面七
   第C08版:版面八
   第C09版:版面九
   第C10版:版面十
   第C11版:版面十一
   第C12版:版面十二
   第C13版:版面十三
   第C14版:版面十四
   第C15版:版面十五
   第C16版:版面十六
衡阳有没有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