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丽君 图/周 围
一首“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就义诗让人们记住了夏明翰,他用生命谱写了一首信仰赞歌,是共产党员永远的榜样。
如今,夏明翰故里景区已成为衡阳乃至全省热门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而夏明翰故里景区所在的衡阳县洪市镇明翰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正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擘画发展蓝图,让烈士故里重焕光彩。
1.组织部派来了年轻人
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际,衡阳市市派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陆续就位。
对于明翰村的村干部来说,听闻“组织部派来了一个年轻人”,他们满心期待。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共衡阳市委组织部派驻明翰村第一书记、队长王俊贵瘦瘦高高的,架着一副黑框眼镜,人显得很斯文。今年5月驻村以来,他就忙着看村里的项目、走访村民,三个月不到,他跟村民已经打成一片。
“有经验,思路清晰,对村里的工作很老到。”明翰村村支书陈长春这样评价王俊贵。他回忆道,王俊贵来之后不久的一次例会,让他对这位“90后”佩服不已,“当时在谈村里的发展规划,他提的不少建议很接地气,一看就是下过一番功夫的。”
笔者采访中了解到,王俊贵虽然是个“90后”,却有着10年的工作经验和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
2.乡村振兴,规划先行
乡村振兴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应该从哪里着手?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王俊贵表示,乡村振兴要少走弯路,就必须抓住“牛鼻子”,在规划上下大功夫、真功夫。
明翰村位于衡阳市西北方向,全村村域面积为11.53平方公里,辖47个村民小组,人口5600余人,1447户。 村内红色资源丰富, 拥有夏明翰故居、夏明翰党性教育基地、夏明翰广场等景点。
“明翰村属于特色保护类村庄,规划中要突出村庄红色文化特色。”王俊贵和村“两委”在综合村民的意见后提出了将明翰村打造成发展农产品种植加工与旅游服务业为一体的红色旅游精品村的设想。目前,相关村庄规划执行已经交给衡阳市规划设计院。
确定目标后,王俊贵上网查阅了全国各地乡村建设的榜样村,和村“两委”前往“取经”。又深入田间地头,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确保“言之有物”。
“现阶段我们主要想围绕夏明翰故居、夏明翰党性教育基地,打造集参观、学习、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核心景区,为产业发展夯实基础。”王俊贵表示。
明翰村是夏明翰烈士的故里,一直有不少省内外团队过来参观瞻仰英烈风采。今年7月,夏明翰故里还获评了国家4A级景区。“我们就想深度挖掘红色资源,打造信仰之旅、生态之旅;结合党性教育基地,把明翰村建成红色研学、农业研学的示范点。”
此外,围绕提升景区周边环境,打造山水田园风光,该村在省水稻研究所的指导和村内种粮大户的支持下实施了稻田画,吸引不少人慕名而来。
据悉,水稻收割后,该村还将在市农科院的指导下探索种植粉色、米色、黄色等彩色油菜花,绘出动人的油菜画,推动农业与旅游深度融合。
3.农村需要新理念新思路
明翰村因为夏明翰烈士而扬名,如何做好这篇“红色文章”?
明翰村境内风光秀美,有牧云峰、碧云峰,据史料记载,王船山先生曾隐居牧云山,并著书《牧云常住记》,是否可以发掘这些文化底蕴?
常驻人口近三千人的明翰村,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村民积极性,让他们参与村庄发展?
……
“乡村振兴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把目标定准,一任接着一任干,才能稳步实现全面振兴的目标。”在王俊贵看来,他们接过了明翰村乡村振兴的“第一棒”,就有责任把基础打好,这也是他坚持规划先行的初衷。
“虽然曾经在基层工作多年,但每次和农民朋友相处,总会学到不少东西。”闲聊中,王俊贵和笔者聊起了村里稻田内通信线路改线的事。为了打造稻田画,田内通信线路全部要改到底下来,当时相关公司预估造价不低于8万,大家觉得成本太高,讨论中村民们提出了热塑电缆管挨着田边走的办法,既不影响美观,又减少了一半以上的成本。
广袤乡村,大有可为。王俊贵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专技人才到农村基层来,为乡村振兴工作带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才能将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