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朱嘉林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临床表现为饮水或进食呛咳频繁;吞咽时或吞咽后咳嗽;进食后喉部有异物感,粘于喉部或食道,或胸口有食物堵塞感,疼痛;进食后声音嘶哑,发声湿润低沉,或进食后气喘、呼吸困难,严重时紫绀等;进食后食物残留于口腔缝隙或舌面;常流口水,食物从嘴角流出;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明显等。发生率约占30%—40%。如果不及时进行康复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发生误吸、误咽、吸入性肺炎和营养不良,严重者可引起窒息进而危及生命。
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疼痛科副主任董成林在中医针灸领域颇有造诣,通过特色针灸技术已为近百名脑卒中患者解决了吞咽障碍难题,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
A
急性脑梗死 易并发吞咽障碍
今年已90岁高龄的杨爷爷于今年8月突发脑梗死,并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遂来到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疼痛科就诊。经过全面检查,杨爷爷身患多种基础疾病,而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的原因是脑梗死所导致的。
在该院康复疼痛科,我们见到了杨爷爷的儿子,他告诉我们,杨爷爷是一位离退休老干部,自从今年8月突发急性脑梗死后,就出现了吞咽困难,吃饭速度很慢,每次吃一顿饭至少要一小时。近一周病情加剧,每次喝水都会剧烈呛咳。
入院后,神经康复专家、康复疼痛科主任刘睿为杨爷爷进行了详细的全面系统检查及康复评估,经过检查发现,杨爷爷患有严重的吞咽功能障碍,是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时会有“梗阻感”。导致患者无法正常进食,也无法正常饮水,即使饮少量水,也会发生渗漏、呛咳、误吸。而且杨爷爷还身患高血压、冠心病、肺气肿、睡眠呼吸暂停等多种基础疾病。
刘睿主任介绍,吞咽功能障碍是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口括约肌或食管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由口送到胃内。杨爷爷这种假性球麻痹造成的吞咽功能困难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功能障碍和并发症之一,容易反复发生吸入性肺炎和营养不良,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还会增加死亡率。
“而人体自然衰老导致与吞咽功能相关的解剖生理功能、神经调控能力也会发生一系列退行性改变。”刘睿主任特别提示,“有些老年人或者中风患者表现的吞咽功能障碍为进食时或进食后有明显的呛咳症状,但还有部分患者因为咳嗽反射消失或咳嗽力量差,在不会出现呛咳的情况下,却已发生了误吸,吃进去的食物‘跑’到肺里,导致吸入性肺炎接踵而来,可能会引起肺部感染、窒息甚至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以及生存质量。”
B
攻克患者吞咽障碍难题的仁心仁术
面对多种疾病缠身的杨爷爷,如果不及时补充营养,加强生命支持治疗,生命危在旦夕。因此,刘睿主任立即为杨爷爷制定周密的治疗计划,予以留置胃管,保证患者每日营养和水分的供给。同时,安排科室副主任董成林为患者进行针灸康复治疗,以恢复患者的吞咽功能。通过传统康复与现代康复相结合治疗一周,杨爷爷的呛咳难题得到了解决,不仅拔掉了胃管,而且能自行进食饮水,有效预防了长期插胃管导致的并发症,减轻了吞咽困难带来的痛苦,避免了吸入性肺炎发生。由于杨爷爷能够自己喝水吃药,改善了生活质量,家人也终于放下了压在心中的重石。
说起杨爷爷的治疗,刘睿主任告诉我们,董成林副主任的特色中医针灸治疗发挥了重要的疗效。据悉,董成林的特色针灸治疗主要是在特定的穴位使用特殊手法进行针灸刺激,使患者病变部位产生特异性反应,取得快速康复的神奇疗效。
董成林坦言,由于康复科患者多为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合并症和并发症多,病情复杂,为了给予患者更全面的诊治,刘睿主任经常组织全科医务人员举行危重及疑难患者病例讨论会,从西医、中医等角度开展技术交流,商讨出详细周密而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科室护理人员也坚持以“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细心为杨爷爷做好护理工作,有效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C
中医针灸推拿技术是科室的特色“名片”
“高尚医德传四方,精湛医术救生命”“再世华佗,妙手回春”……在董成林副主任的办公室墙上,挂满了患者送来的感谢锦旗,每一面锦旗的背后都有一个他与患者一同战胜病魔的故事。
董成林的特色针灸治疗技术,得益于其师父的慷慨传教。据了解,2011年,他前往山西中医药大学,师从该校校长、山西针灸研究所所长翼来喜教授,凭借师父传授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技术水平以及多年来的临床实践,董成林快速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痛苦,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一个疗程为10天,每天只需针灸治疗,就能快速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他的特色治疗技术成为了该科一张靓丽的“名片”。董成林的特色针灸技术在衡阳乃至湘南地区都享有盛誉,很多邵阳、永州等地的患者都慕名来该院点名要董成林做康复治疗。
“近年来,董成林副主任为近百名患者解决了吞咽障碍难题。”刘睿主任说道,前不久,76岁的陈奶奶因为语言障碍、吞咽障碍、运动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多种脑卒中后遗症来到我科就医,经过一个疗程的康复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科室介绍
康复疼痛科是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临床科室,设有住院部、门诊部、运动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吞咽治疗室、针灸推拿室、微创治疗中心、物理因子疗法室、颈肩腰腿治疗室、高压氧室等。现开设病床45张。
现有医护人员31人;拥有先进的电疗、光疗、声波、磁疗设备及全套的康复运动训练和作业训练器具等。科室在慢性疼痛诊疗过程中,开展红外热成像、微创介入镇痛等技术结合的 “综合疗法”,取得了全新突破,对脑卒中恢复期及后遗症期、脑外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面瘫、颈肩腰腿痛、骨折术后功能障碍、内科疾病康复、妇科疾病康复等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自科室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以技术领航,以口碑扬名”的学科发展规划,致力专科特色建设。全体医护人员全力以赴,用心服务,用情呵护,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