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衡南县铁丝塘镇丹水村通过脱贫攻坚步入发展快车道
2020年08月19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年前手机到处找网,3年后穷山村大变样
衡南县铁丝塘镇丹水村通过脱贫攻坚步入发展快车道
栗山水库是村里的主要灌溉水源
新建的村综合服务中心
在易地扶贫集中安置区丹水村召开恳谈会
村里合作社的千亩油茶大部分都挂果了
  ■文/图   本报记者  周瑞华

  “几年前我们村‘通讯基本靠吼’,几千人的村子不通网络,手机也时常没信号。”衡南县铁丝塘镇丹水村党总支书记阳爱武回忆说,村里曾下决心自筹资金50万元想通网,因为地处偏远被婉拒。

  铁丝塘镇位于衡南县较偏远的东北部,丹水村更偏,在镇东北面7公里处,属省级贫困村。2016年,原县农机局派扶贫工作队驻村后,产业、医疗、教育等各项扶贫政策迅速落实,穷山村步入发展快车道,几年过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记者在现场

  老党员恳谈会上

  献“妙计”

  来到群山环抱的新村部古墓冲,记者眼前一亮:背靠青山的两层新楼面朝广场,左边山坡有光伏电站,层层蓝色光伏板像梯田般“步步高升”,右边是易地扶贫集中安置区的一长溜新平房。在贫困户彭珍家,记者听说了丹水村老党员恳谈会上献“妙计”的故事。

  今年4月10日下午,丹水村在安置区前坪召开2020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恳谈会,与会的有县、镇领导和驻村扶贫工作队,村“两委”和各支部委员,老村干和老党员等,共66人。

  大家畅所欲言,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助推乡村振兴去找短板、查问题、提建议。老党员彭楚权说:要支持村“两委”制订的乡村建设规划,着重进行农田改造,增强稻田与农业机械化的适配条件,提高种田务农的经济效益。这个话题一下子掀起了讨论热潮:老支书谭佑铁建议疏通栗山水库的配套水渠,灌溉下游稻田;老组长易善亮建议疏浚茅塘河河道,确保沿河两岸旱涝保收;老党员谭祖环要求改造老油茶林,把新屋组的荒山收归集体重新垦覆;80后青年农民谭志华希望引进、开发适度的规模产业,留住更多的年轻人在家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种田大户、新屋组脱贫致富典型谭利华反映流转的上百亩稻田缺水:“没水怎样种田?”……

  原来,村里有个栗山水库,曾灌溉千亩农田,后来因缺乏管护,水渠淤塞坍塌,灌溉面积越来越小,造成水库有水放不出、稻田无水难耕种的窘境。扶贫工作队争取了一些水利资金,维修了一些塘坝水渠,但没有彻底解决问题。此次老村干、老党员把憋了很久的心里话说了出来,引发了大家的共鸣。

  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采纳了大家的建议,说干就干,请来挖机清淤疏通水渠,解决了水库有水放不出的问题,下游600多亩稻田得到灌溉,全部种上了优质稻。

  3小时的屋场会成了“问计于民”的群英会。老村干、老党员们提出的不少问题抓住了制约基层发展的要害,随着问题的解决,建议的落实,乡村振兴就突破了瓶颈。

  “硬核”措施

  通网修路供水改电建新房

  扶贫工作队入村后,团结村“两委”和广大村民,积极推动各行业各专项扶贫政策落实到村到户,出台“硬核”措施办实事:

  网:2017年电信、移动两公司入村,年底开通4G网络并完成手机信号覆盖,共投入资金297余万元。

  路:2017年村道改造加宽8.7公里;2018年争取硬化指标5.18公里、2019年完工;今年实施通组公路硬化2公里以上,有望实现通组公路全硬化,计划在12.5公里的村主干道上装路灯。

  水:2017年投入15万元,解决了全村饮水困难的71户244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其中多数是贫困户。

  电:2018年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增加变压器7个,架电杆357根,年底全村电网改造完成。

  房:2017年易地搬迁7户21人、危房改造10户22人;2018年易地搬迁4户6人、危房改造7户21人;2019年危房改造6户14人;2020年危房改造2户5人。

  好山好水好味道

  背倚“楚南第一峰”  钟灵毓秀物产丰

  这里背倚楚南第一峰——巨麓峰,相传山顶有上冲寺,山腰有巨壁寺,山下有天壁寺,过去香火极盛,后毁于战火仅存遗址。峰顶有天、雷、风、火四池,其中天池远近闻名,池水清澈见底,终年水位不变。镇内有狗头岭、三座佛、车王殿、花泉、温泉等诸多风景名胜。丹水村下有石龙口、中有龙王殿、上有栗山水库和百步仙鹅塘等景点。

  2017年3月,村里实发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从事农、牧、渔、林业及相关技术指导和加工服务。2016年,丹水村将5个组的1614亩荒山的承包经营权收回转让给合作社发展油茶。从2019年起,合作社上交每亩20元的管理费,为村集体创收3.2万元。此外,合作社还有水田560亩,养殖水面80亩,出产优质稻、特色土茶油、荸荠、菜油及生态鱼。

  消费扶贫联系电话:18274748189

  0734-8062311

  脱贫大事记

  1.2016年原县农机局副局长唐先春带队员蔡伟、王秋明进驻丹水村;2017年唐韬任指导员、邓元初任队长带队员王秋明、唐海燕驻村;2018年队员胡超接替唐海燕;2019年6月,胡超接任队长(兼村第一书记),与队员王秋明,罗为林驻村,其中王秋明驻村扶贫5年。

  2.村综合服务中心2019年建成投入使用。该中心统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综治、网格化服务管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小超市、供销、邮政、金融扶贫服务、电商服务等场所,实现群众一件事“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

  3.2017年3月,实发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后,建立了“村社合一”的扶贫机制。今年村里又投入5万元加快合作社产业项目建设步伐,扶贫车间吸纳了5个贫困劳动力,共带动贫困户27户68人入股分红或就业。

  4.2017年,原县农机局赠送合作社2台油菜直播机、1台大型拖拉机,1台作业幅度2米宽的旋耕机,价值14余万元,并引导合作社购置机械配套,提升了农业生产硬件。通过开展农田翻耕、油菜免耕直播服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约2万元。

  5.2018年建成村扶贫光伏电站:投资45万元,其中后盾单位原县农机局资助15万元。每年为村集体增收约4万元。

  6.2019年村里6人考取二本以上大学、5人被省示范性高中录取。为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村“两委”和扶贫工作队多方筹集爱心资金,举行奖评大会对优秀学子分别奖励1000元、800元、600元,现场发放奖金6400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3年前手机到处找网,3年后穷山村大变样
衡阳晚报版面三A033年前手机到处找网,3年后穷山村大变样 2020-08-19 2 2020年08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