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的老父亲生前看到了政府推出的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好政策,一再叮嘱我们:一定要把他的骨灰葬在树下。现在他老人家的愿望终于实现了!”3月30日上午,在衡阳市第二届节地生态集中安葬暨第四届殡仪馆开放日活动上,市民黄女士动情地说。继去年我市第一届节地生态集中安葬活动中9名逝者长眠衡阳殡仪馆节地生态安葬区后,又有6名逝者落葬于此。
当天,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志愿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了在衡阳殡仪馆举行的该项活动。在礼仪人员引导下,伴随着低沉的哀乐,逝者家属沿着墓园道路缓缓前行,护送6名逝者骨灰盒抵达“最后归宿之地”——生态安葬区,让逝者骨灰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整个仪式不点香烛,不烧纸钱,不放鞭炮,仅用音乐、鲜花和礼仪表达对生命的尊重、对逝者的缅怀和哀思。据衡阳殡仪馆工作人员介绍,此次集体安葬所使用骨灰盒入土后会自然降解,连同骨灰一同融入大地,逝者既能入土为安回归自然,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节地生态环保。黄女士等市民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市民的观念都转变了。花葬、海葬、树葬、草坪葬这些安葬方式蛮好的,既节约土地又生态环保,还能为后代留下绿水青山!”
据了解,2017年10月,市政府率先出台了《关于免除城乡居民基本殡葬服务费和实行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政策的通知》,除了免除城乡居民5项基本殡葬服务费外,还建立了节地生态安葬奖励机制,对自愿选择节地生态安葬的,给予1000元至1500元/人的奖励。衡阳殡仪馆在全省率先开辟节地生态安葬区,设有生态葬、草坪葬、树葬、花葬等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