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你身边是不是有臭味难闻的垃圾站?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市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城区生活垃圾收集站整合,对现有达不到环保要求的地埋式、简易式垃圾收集站进行整合、拆除或关停,加快推进密闭压缩式垃圾站收集模式,提高我市城区生活垃圾收集、转运无害化处理水平。目前,这项工作正有序推进,年底将全部整合到位。
记者从环卫部门了解到,目前,我市现有生活垃圾收集站310座(压缩式收集站89座,行车式收集站8座,地埋式收集站143座,简易式收集站70座)。部分生活垃圾收集站使用年限较长,存在建设标准偏低、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市民群众意见较多的问题。城乡接合部、城中村等局部区域的垃圾收转运问题较为突出,垃圾围城现象严重。城区委托环卫部门代为运输的大部分坐落单位、学校、医院等垃圾收集站为地埋式、简易式,存在收集不密闭、影响市容环境、达不到环保要求的站点,急需拆除、关停、整合、重建。
现有的310座垃圾收集站进行优化整合后为145座(含今年保障房项目新建成的压缩式垃圾收集站),需拆除整合90座,“两区一园” 75座整合计划单列,5月底前拆除48座,12月底前拆除42座。
对个别环卫设施普及不到、垃圾量少的收集站进行拆除,采取设置小型密闭式垃圾收集箱进行二次转运至就近的垃圾收集站,具备条件的地点或规划新建压缩式垃圾收集站。拆除后没有重建的垃圾收集站要恢复原貌或绿化美化,具备条件的可改建环卫工班房。
各城区将对垃圾收集车和垃圾收集站优化组合,淘汰原有破旧的垃圾收运车辆。新添置的垃圾运输车辆要全部投入使用,各个收集站点要落实定人定车定岗责任制。尚未拆除的地埋式及简易式收集站的垃圾箱必须喷字标明垃圾收集站点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