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结石检出率高达96.7%
国家卫生计生委通报,中年人牙周健康有待提升。35-44岁居民中,口腔内牙结石检出率为96.7%,与十年前相比,变化不大;牙龈出血检出率为87.4%,比十年前上升了10.1%。这两个数据都是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
专家告诉记者,牙周病是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的疾病。口腔是我们所有食物的入口,口腔中有细菌,牙齿上有牙菌斑,进而产生牙结石,是很正常的事。中年人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很容易“上火”,也就是出现牙龈红肿、出血等一系列牙周问题。但这些问题不能放任不管,牙龈红肿、出血,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牙周袋形成等牙周问题,严重的都会出现牙齿松动、移位,最后导致牙齿脱落或拔除。口腔中的感染和炎症因子还会导致或加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危害全身健康,影响生活质量。
去牙菌斑不用盲目追“神器”
牙签升级成牙线,普通牙刷改成电动牙刷,随后大几百上千元的水牙线(冲牙器)成了新中产口中的“神器”……护理口腔是不是真的越贵越好呢?
专家告诉记者,防控口腔疾病首先要对付的是牙菌斑。牙菌斑的细菌及其产物是引发龋病和牙周病的始动因子,没有菌斑微生物就不会发生龋病和牙周病。护理口腔使用牙线、电动牙刷、冲牙器都是可以的,但有效刷牙其实就能清除牙菌斑。成年人提倡用水平颤动拂刷法,刷牙要面面俱到,重点清除牙龈边缘和牙缝处的菌斑,每次刷牙时间至少2分钟。学龄儿童提倡使用旋转拂刷法,提倡用圆弧法刷牙,在儿童还不能流利地书写阿拉伯数字(6~7岁)之前,家长可帮助儿童刷牙。
专家提醒,防控口腔疾病需要个人口腔维护和专业维护相结合。建议成年人每半年到一年、儿童每三个月到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
5岁儿童七成有蛀牙
老人存留牙多了一颗半
调查显示,我国12岁儿童恒牙龋患率为34.5%,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为70.9%,儿童患龋情况已呈上升态势。老人的口腔状况,65-74岁老年人中,存留牙数为22.5颗,全口无牙的比例为4.5%,缺牙已修复治疗比例为63.2%。
5岁儿童龋齿中经过充填治疗的牙齿比例为4.1%。12岁儿童龋齿中经过充填治疗的牙齿比例为16.5%。这一数据较十年前上升了近50%。同样与十年前相比,老年人存留牙数平均增加了1.5颗,全口无牙的比例下降了33.8%,修复比例上升了29.5%。
小贴士:
关于口腔的几个冷知识
1、你是否注意到:人们刷牙时经常只刷表面,很难刷到口腔较深处的噬菌区?但正是这个地方发出难闻的气味,口臭也可能是这个原因导致的。所以,你必须每天用牙线,隔几个月清洗一下口腔。如果这些都做到了,但口中仍发出难闻的气味,就要从口腔健康管理入手,从根本上寻找源头。
2、口腔健康的标准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口腔健康之“8020”,指的是:80岁时有20颗牙!
3、许多人可能觉得口腔疾病都是食物惹的祸,其实不然,你每天在使用的牙刷才是各种微生物的重灾区。每次刷牙之前应该把刷头清洗干净再刷,这样才能防止口腔外的细菌侵入。
4、有些洗了一次牙的人对洗牙产生很大误解,说洗牙让牙缝变大,牙齿变松,牙齿变得怕酸、怕烫,其实这都是对洗牙的错误认识。牙结石被洗掉了,看上去牙缝好像变大了,其实这种变大是牙结石早就造成的危害,不是洗牙后出现的。
5、据相关统计数据表面,全球女性平均每天笑62次,而男性仅仅为8次。当人们微笑时,女性比男性更经常展示她们的牙齿。事实是,虽然女人可能比男人更注意口腔健康,但女人的口腔健康情况并不比男人好多少。这是因为激素的变化,使得女人比男人更容易出现牙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