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漫评
距离阖家团圆的中秋节还有一段时间,网上一份关于“乡愁”的地图抢先出炉了。近日,曾连续两年制作“中国孝心地图”的网友“年轻泰”再次发布2017中国乡愁地图,依次列出中国各省乡愁排名。其中,江苏、四川、安徽占据前三,东三省集体垫底。
网友“年轻泰”往年制作的“孝心地图”曾引发舆论巨大争议,而他今年制作的“乡愁地图”简直就是对“孝心地图”的翻版、更新或再包装,属于换汤不换药。这样的“乡愁地图”自然也会再次陷入舆论的漩涡。
乡愁能被制作成地图吗?乡愁指数能被准确地分出三六九等吗?乡愁包含了很多种复杂的因素,其中既有传统文化因素,也有现代文化因素;既有抽象因素,也有具体因素;既有物质因素和行动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和情感因素。就像一千名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对乡愁的认知标准也千差万别。由于社会上存在对乡愁标准的认知差异,因而,不管是谁,要统一对乡愁的调查口径并非易事;又由于乡愁牵涉方方面面多种复杂因素,牵涉到太多地区、太多人、太多事,因而,要摸清全国各地的乡愁情况,绘制一张“乡愁地图”,并且给乡愁排名,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事实上,网友“年轻泰”是某公司的大数据分析员,他绘制“乡愁地图”的标准和手法与绘制“孝心地图”如出一辙,其理论依据均来源于其产品在近年来春节、端午、中秋的销售数据。按照这一逻辑,所谓的乡愁就是多买了几盒产品,买他产品多的地方就是乡愁浓,少的地方就是乡愁淡。显然,这份“乡愁地图”的绘制逻辑很不科学,很不靠谱,根本不能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乡愁情况。
如果绘制这份“乡愁地图”只是网友“年轻泰”的个人行为,那么,这属于一种个性化的创意实践,可一笑视之。如果这份“乡愁地图”是一种别出心裁的商业噱头和炒作,那么,它的偏颇、世俗、功利的色彩以及投机取巧、哗众取宠、牵强附会的格调,注定会引起人们的质疑,恐怕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