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安徽合肥龙图路翠庭园小区北门外,一辆停放在此的SUV车被四十多个垃圾桶围得“水泄不通”。几个小时过去后,车主一直没有现身。据将垃圾桶运至此地的环卫大爷说,该处不允许任何车辆停放,这辆车停了几个小时,他也没办法联系上车主,用垃圾桶包围也是无奈之举。而这“垃圾桶围车”的画面,竟颇具“美感”和“喜感”。
“垃圾桶围车”图片一出,被迅速传播并引发网上众多热议,批评停车者“停车太随意不按规矩”有之,责备环卫大爷“垃圾桶围车太不厚道”有之,还有的甚至将此视为“一种行为艺术”而点赞,可谓观点各异,立场不一。笔者以为,“垃圾桶围车”的现象引发关注,还在于这一极端现象,着实戳中了当下城市发展的一个痛点,就是“车位少、停车难”。
自本世纪初以来,我国迅速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国和消费国,进入了汽车社会。汽车时代的到来,对于大中城市的有车族和管理者而言,找车位停车、防止乱停乱放皆是难题,而这就是“垃圾桶围车”引起关注的诱因。这些年,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停车位的增加又相对滞后,因此,尽管各城各地都在大力探索破解“停车难”的问题,却依然有越演越烈之势。至此,出现“垃圾桶围车”就不足为奇。
有痛要止,是病要治。既然“停车难”的病根是城市里车多了而车位少了,是在汽车与车位这对供需关系上出现了矛盾。笔者认为,城市化解“停车难”,还要用一个当下“深化供给侧改革”的时髦方子。具体而言,就是要更加科学地规划城市道路设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尽可能地提供更多的停车位;要运用经济、制度等多方面的措施手段,引导人们更多地采用公交、地铁或自行车等公共绿色的出行方式,减少汽车上路数量,缓解停车压力;采取信息平台运用大数据的办法,对城市现有公共停车位进行精确统计、精准定位、精细管理,用户可通过车位信息平台调度引导,就能最近最快地找到停车位,杜绝违章停车和乱停车。对城市的停车位,通过多种措施来增加新量,盘活存量,用好现量,最大程度地增加日常停车位的供给,就有可能让“垃圾桶围车”不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