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刘 娴
人们都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来自雁北监狱家属院陈瑾一家就为大家做出了幸福家庭的榜样:生活上,夫妻二人相敬如宾,将家庭经营得井井有条;工作中,他们虽身处不同岗位,但依旧相扶相携;承担责任,照顾身患残疾的二姐,给孩子树立榜样……
丈夫 黄隆生 驾校教练
妻子 陈 瑾 雁北监狱职工
儿子 黄熙成 大学生
1、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则”;
2、给家人最好的关爱是“用心”;
3、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吃不了的苦;
4、互相体谅是最大的理解,相互理解是最大的支持。
家庭档案:
持家心得:
持家心得:
持家心得:
全家福
悉心照料身患残疾的二姐
“这儿原来是个杂物间,还能做车库。”在雁北家属大院里,大伙都知道陈瑾的家住得楼层较高,为了方便照顾丈夫黄隆生的二姐,夫妻俩把一楼的杂物间进行了精装修,将腿脚不便的二姐安顿于此。从此,二姐就成了家里特殊的成员。
说起陈瑾,二姐的言语中满是赞许。她说:“别人家婆婆和媳妇的关系都搞不好,我家这个老弟媳妇对我那是真心的好。”今年62岁的二姐因小儿麻痹症从小就双脚残疾,年轻时还可以依仗右腿微弱的力量用板凳走路,随着年龄的增加,双腿已逐渐失去知觉和力量,只能靠轮椅生活。由于从小体弱,二姐一直与婆婆在一起共同生活。自婆婆去世后,身患糖尿病和高血压的二姐无人照料。这一切陈瑾看在眼里,虽然丈夫有七姊妹,但要把残疾二姐接回家中照料都各有难处。看着无依无靠、年事已高的二姐,陈瑾心生怜悯,自告奋勇地把二姐接回了家中。
记者见到二姐时,她正坐在轮椅上看电视。一楼属于她的“家”虽只有30、40平方米,但设施却齐全得很,厨房、独立卫生间、电视机、空调等家电一应俱全……为了不让二姐一个人在家时无聊,陈瑾还为她购买了一个麻将机,平常没事就有院里的老人过来陪她一起打打牌。“我这里平常可热闹了,大家都喜欢到这里来玩。”二姐告诉记者,“我行动不便,有时想出去活动一下很困难。去年年底,我老弟媳妇花大价钱帮我买了一个电动的轮椅,这下我要出去方便多了。”
今年是二姐搬到家里居住的第六年。这六年来,工作之余,陈瑾还要照顾二姐的生活,买菜时也会特别留意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求。冬天时,二姐的腰又冷又痛,陈瑾便在网上淘一些电暖腰带送给二姐。每天下班回到家,二姐便会急迫地开始唠叨,陈瑾只是默默地倾听,从不埋怨。有时邻居跟她开玩笑说:“你真有福气,刚走一个婆婆,又来一个婆婆!”陈瑾只是笑笑,:“多了一个亲姐姐,多好啊!”在二姐的眼里,她不仅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好弟媳,更是一个孝顺懂事的“好媳妇”。
陈瑾
夫妻相扶走出“下岗”阴影
每一个幸福的家庭,都或多或少经历过些许风雨,陈瑾一家也不例外。
2004年,黄隆生从单位下岗失业,心情沮丧,家庭生活的重担也一度落在了陈瑾的身上。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不让丈夫因家庭事务而分心,陈瑾主动承担起家中的大小事情,把家庭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她这个人天性乐观,也没有什么埋怨,总鼓励我重新找出路。”从黄隆生的表达中,记者能感受到对于妻子的鼓励,他心存感激。
黄隆生回忆,在外面打工几年后,他又重新就业,当起了驾校的教练员。那时工作比较忙,晚上经常很晚才回来,早上很早就出去。无论他熬夜到多久,妻子陈瑾从无怨言,总是半夜为丈夫送茶倒水或热杯牛奶。因为黄隆生晚上休息较晚,陈瑾每天午饭后抢着做家务,让丈夫午休。当然,在照顾好家庭的同时,工作中的陈瑾也不甘落后。早些年,她还是单位女工委委员,跳舞、散步、太极拳……各式各样的活动都少不了她的身影。近些年来,她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家庭上,对于她的付出,黄隆生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以前他从来不做家务的,现在在家里就会帮着做饭,厨艺不错。”陈瑾告诉记者,一起走过困境后,丈夫也比以前更懂得分担家庭责任。工作之余,他还挤出时间,带着家人一起去感受自然。让老人和孩子经常出门去增长见识、愉悦心情。
如今,黄隆生已经是一名小有名气的教练员,工作也步入了正轨。回忆最困难的那几年,陈瑾坦言很辛苦,既要独自一人承揽家里所有的家务,还要照顾儿子,孝敬婆婆。这些辛苦,她从未向丈夫吐露半句,因为她知道,丈夫个性急躁,她不愿意在他心情低落时再给他压力。
陈瑾和二姐
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家里人的最大的关注焦点和讨论话题。
在陈瑾看来,圆满的家庭应该是有智慧的家庭,特别是要为孩子快乐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陈瑾和丈夫深知身教远远重于言传,他们用自己无声的行动教育着孩子,一方面笃行勤学,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品位;另一方面率先垂范,为孩子做出榜样。儿子黄熙成的学习成绩优秀,目前在内蒙古一所大学念书。
“虽然我们不能给孩子全部,但是一个优秀、融洽的家庭环境能够给孩子的心灵带来无比的快乐。”陈瑾这样概括自己的教育经。二姐告诉记者,在陈瑾的影响下,孩子也特别的有孝心,每次回家都陪她看电视、唠家常。儿子高三时,陈瑾每天早出晚归。为孩子送饭菜,认真学习烹饪,为的就是孩子能够吃好,考上好的学校。“为了孩子她真的很用心,在她的教育下孩子也很上进、懂事。”二姐说。
“在我的印象中,母亲特别敬业,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黄熙成说:“从小,母亲在生活上对我要求比较宽松,但在学习上却十分严厉,更重要的是,她还教会了我在逆境中,不管是肉体上或者精神上,都要坚强去面对。”在黄熙成看来,无论是父亲下岗、还是照顾姑姑,母亲对自己的教育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正是因为母亲积极乐观的态度,才让他有了乐观向上的性格。“母亲对姑姑跟自己的母亲一样,姑姑患有糖尿病,她主动把姑姑接来和我们一起住,每次饭点,都会为姑姑特别精心准备一份,不时买营养品给姑姑调理身体,下班后陪姑姑散步,真的很难得。虽然我现在在很远的地方念书,也不用担心家里,母亲的乐观和坚强给我的触动很大。”
陈瑾的家庭只是千千万万普通家庭中的一个,他们一家最真切的感受就是生活并不需要轰轰烈烈,而是在平平淡淡的岁月中勤学笃行,用心经营,这样的家庭温馨和谐,幸福快乐。
让家庭环境给孩子带来心灵上的快乐
一家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