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面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5月21日 星期六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代的冷饮
  古代冷饮小商贩

  天气越来越热,雪糕、冰激凌等冷冻冰镇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那么,没有电器的古代,人们是怎样吃到冰冻食品的呢?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奴隶社会,我国就有了储藏食品的“冰鉴”,在《周礼》中就有冰鉴储藏食品的记载:“祭祀供冰鉴。”《诗经》中也有奴隶冬季凿冰储藏,供贵族夏季食用的记载。周朝的时候,官府还设置了专门负责取冰、用冰的官员——“凌人”。三国时,人们开始把周代以来建在地下的“冰库”“凌室”“凌阴”搬到了地上,建造了“冰台”。《魏志》里就有这样的记载:“建安十九年,魏王曹操造此台以藏冰,为凌室,故号冰井。”这时候的冰还只是皇亲贵族享受的专利品。到了隋唐时期,民间肆坊才开始出现土冰库,用冰储藏食品制造食品的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

  唐朝时,京城长安出现了专门靠冰发财的商人。《唐摭言》说:“蒯人为商,卖冰于市。”《云仙杂记》也说:“长安冰雪,至夏月,则价等金璧。”这说明当时藏冰已用于交易,只是价格昂贵。到了唐末,随着制火药的硝石的大量开采,人们发现硝石溶于水时吸收大量的热,可使水温降到结冰。于是人们开始在夏天制冰了。《杜阳杂俎》中详细记录了当时制造冷饮的方法。冷饮开始大量进入市场。南宋诗人杨万里“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米盘底碎,雪到口边消”的诗句,就是对一种名叫“冰酪”冷饮的赞美。

  这种制造冷饮的方法,直到13世纪,才被马可·波罗带到意大利,被一个名叫夏尔信的人使用。他在马可·波罗带回的配方中,加入桔子汁、柠檬汁等果汁,制造出了“夏尔信”系列饮料。这种饮料迅速传遍意大利,并很快传到法国、英国以至整个欧洲。

  国学

  常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范纯仁:被父亲星光“遮挡”的名士
贤人贤事
古代的冷饮
衡阳晚报版面四A04古代的冷饮 2016-05-21 2 2016年05月2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