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 王子轩
图/本报记者 李 西
4月7日,春雨淅淅沥沥。
再过几日,罗柏铭家的泥鳅人工繁殖工作就要开始了。近些日子,即便天公不作美,罗柏铭依然冒雨在水塘里忙碌了起来。
放眼望去,罗柏铭家这块25亩的泥鳅养殖基地,打理得井然有序。很显然,基地主人勤劳精细,是把干农活、搞养殖的“好手”。
罗柏铭的用心,也为他赢得了效益,据他透露,一般情况,基地每年的纯收入近20万,年份好的时候,这块“宝地”能带给他近30万的收入。
如今,已在泥鳅养殖行业8年有余的他,是衡阳鲜有的养殖“老户”,资历颇深的他设想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他还想成为衡阳基地最大的养殖户。
放弃种田,转行做起泥鳅养殖
2007年的一天,干完农活在家休息的罗柏铭看到电视中正在播放一档关于泥鳅养殖的节目,节目结束后,罗柏铭收到节目主人公的启发:既然他能够养好泥鳅,那我是不是也同样能做到呢?
说干就干,罗柏铭照着电视上的信息,不远千里从衡阳去到江苏省赣榆县进行实地考察,考察泥鳅的品种、成本、产量等重要因素。在一年中,罗柏铭还先后去到江苏、浙江、湖北、江西等地考察。好学的罗柏铭奔波在各地考察的间隙,也在祁东县拜师,学习泥鳅的养殖技术。一年下来,罗柏铭也对泥鳅的养殖以及市场有了初步的认识。
2008年,罗柏铭拿着自己曾经种田的积蓄,在自家的田里挖了两口塘进行泥鳅养殖。又从湖北武汉等地以30元每斤的价格购买了8000多元的黄斑鳅鱼苗进行养殖。创业的启动资金,罗柏铭花费了近4万元。
信心满满的罗柏铭开始了泥鳅养殖,毫无经验的他并没有太多的人给他指路,只能靠曾经在外学习的技术加上自己慢慢摸索。
为了防止泥鳅从泥土中“逃跑”,罗柏铭在两口塘的淤泥下铺满了塑料薄膜。可是没想到,塑料薄膜在泥塘中慢慢的腐烂,最终消失不见,也正因此,塘里大量的泥鳅悄悄从泥土中穿过腐烂的薄膜溜走了。而后,罗柏铭从湖北等地购买的泥鳅苗,因为长途运输,大多有着不同程度的受伤情况,导致了泥鳅的存活率并不高。一年下来,罗柏铭养殖的泥鳅并没有太大的产量,钱没有赚到,反而赔了3万多元钱进去。
历经挫折,学习泥鳅繁殖技术
经历了第一年养殖的失败后,罗柏铭并没有气馁,反倒是更加刻苦钻研养殖技术,去更多的地方与人交流养殖经验。他意识到,购买泥鳅苗不论是在养殖成本和养殖过程中对他来说都是不太合算的。于是,罗柏铭开始在家自己学习泥鳅繁殖的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罗柏铭完全自主掌握了泥鳅的养殖与繁殖的技术。有了技术作为保障,在2009年,罗柏铭将自己的养殖基地进行了扩建,由原来的两口鱼塘,扩大到了现在的25亩地。
新的鱼塘修建好了,养殖基地扩大了许多,罗柏铭也重振旗鼓。他将不透气,易腐烂的塑料薄膜都换成了石棉瓦,以此来防止泥鳅从淤泥中溜走,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后又在鱼塘中插入木杆作为支柱,在鱼塘上方架起了一片防鸟网用来保护池塘中的泥鳅不被鸟类偷吃。万事俱备,罗柏铭开始了又一次养殖。
这一次,他开始尝试用“人工催产”的方式自己进行幼苗孵化,孵化的过程也十分辛苦。每年的4月中旬到8月,是泥鳅的繁殖期,这段时间里,每天都要在温度不太高的夜里给泥鳅进行人工催产,一直持续到凌晨。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次的孵化非常成功,罗柏铭的心里也乐开了花。经过一年的生长周期,罗柏铭养殖的泥鳅达到了1500斤/亩的产量。也正是从那一年开始,罗柏铭的泥鳅养殖基地转亏为盈,情况逐渐开始好转。
可就在养殖规模刚有起色时,一次泥鳅的集体死亡事件,让他又陷入了挣扎中。
本地泥鳅与台湾泥鳅的对比,罗柏铭告诉记者,目前他养殖了三个品种。
罗柏铭将自己的养殖经验编辑成册,发给每个来他基地参观学习的养殖户
罗柏铭正在捞泥鳅。
罗柏铭的养殖基地。
那天早上,照例前往鱼塘巡视的罗柏铭突然发现,其中一口塘中的泥鳅竟然大面积的死亡了。罗柏铭不禁想到,难道是自己在养殖过程中出现在什么错误吗?经过他的调查后发现,这一次泥鳅大面积死亡的情况并非是因为养殖技术的问题,导致泥鳅死亡的根本原因是他的鱼塘里面被人偷偷的撒了农药!可是事已至此,也无法查出幕后黑手,满腔怒火的罗柏铭只能将苦果咽进肚里,承受了这将近三万元的损失。
前景明朗,希望自己再创新高
罗柏铭告诉记者,他在2008年创业初期,整个衡阳县只有两三家左右的泥鳅养殖基地,他作为衡阳县最早的一批泥鳅养殖户,见证了衡阳县泥鳅养殖业从两三家发展到现在的几百亩。近几年,罗柏铭泥鳅养殖基地的产量和效益也蒸蒸日上。他告诉记者,自己的养殖基地现在能够保证年产量在1500斤/亩以上,而且销路也非常不错,他养殖的泥鳅主要销往西渡镇和衡阳市区各个批发商手中,一年下来,净利润也能达到20万左右。
在当今这个互联网时代,罗柏铭自然也不能错过网络推广的好机会。前些年,罗柏铭想到通过建立的网站来推广自己的泥鳅养殖基地,可是读书不多的他对这方面一窍不通。于是在2011年,他找来自己的儿子帮忙建立了养殖基地的网站。
网站建立后,效果立竿见影。很快,一位从四川慕名前来的付先生向罗柏铭学习泥鳅的养殖技术。这件事情也让罗柏铭看到了商机,现在,他不但养殖泥鳅,还在养殖泥鳅的同时,提供泥鳅养殖技术的培训,并且将自己多年来的宝贵经验编辑成册,送给前来学习的创业者们。同时,他还会将自己亲手繁殖的鱼苗进行销售。罗柏铭说,“只要是在我这里购买了鱼苗的,我都会免费提供给他们泥鳅养殖的技术。如果大家都能够通过养殖泥鳅的方法让自己的生活过的更好了,我心里肯定也开心!”村里另外有几户曾经跟他学习过养殖技术的人,也都因为自己技术不过关,纷纷放弃了。当记者问起他是否曾经想过放弃是,罗柏铭想都没想就坚定地回答道:“不会!也不可能放弃!”
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刻苦钻研,如今罗柏铭在衡阳县泥鳅养殖行业内也算是小有名气。说到对于自己养殖基地未来的想法时,这个不善言谈的汉子憨厚地笑着说:“想法嘛,肯定是希望还能够扩大自己的养殖面积,虽然很辛苦,比我种田还辛苦,但是我能够把它当做我的乐趣。”
罗柏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