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衡阳市2015年下半年孕产妇死亡评审工作会议在衡阳市妇幼保健院召开。笔者有幸全程参与,并深感此次会议会风活跃、不落旧窖,在常规中有创新,在框框中有突围,专家点评精彩,受到与会者纷纷点赞。现以文呈现,期望能对医患双方、抑或有关管理者有所启迪。
一、是愚昧还是伟大?
母爱总是文学艺术作品中最青睐的话题;母爱总与伟大、无私等词语相勾连。在此次评审的5份病历中,有2份死亡病历让专家们不禁叹惋、拷问:这样的母爱究竟是愚昧还是伟大?
案例1、 患者21岁,自小经常感冒发烧、嘴唇青紫、形体消瘦,被确诊“先天性室间隔膜部缺损”。2014年底怀孕,2015年1月和3月分别在本市2家三甲医院经过一系列详细检查后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告知其立即终止妊娠。妊娠期间,村医曾三度上门询问检查结果,患者表示一切正常。4月,因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危象、艾森曼格综合症等在省内某大医院救治无效死亡。
评审专家、南华附一心内科主任吴洁告诫: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依缺口大小分轻、中、重三度,在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前,通过手术封堵可以治愈。一旦并发如艾森曼格综合症等严重并发症,即使在非孕期死亡率也高达50%以上,何况该患者刚好妊娠20周,是孕期心脏负荷最重时期。
案例2、患者36岁,从小一直体弱,3年半前发现“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病”被告知不宜妊娠。此次妊娠20周时因胸闷、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被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重度狭窄并轻度返流” 同时伴有右室扩大和左心耳血栓形成……最后虽经省大医院“二尖瓣置换术+三尖瓣成形+左房血栓清除术”,终因患者心排反应严重,多器官功能衰歇救治无效死亡。
吴洁主任说:女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在病变未造成严重狭窄和血栓形成前,通过介入扩张治疗后可以获得5-7年缓解期,并且这种介入治疗可以重复进行,完全能安全渡过妊娠分娩过程。即使疾病晚期,通过“二尖瓣置换术”也能过上与正常人无异的生活。该患者病程后期,出现了多种并发症,心衰却不能强心,血栓形成又不能药物溶栓,引产心脏又不能承受的多难境地。
这两个病案,均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妊娠有关,并且患者在妊娠中均受到相关医疗机构明确警告:不宜妊娠或终止妊娠。但患者心存侥幸,执意继续妊娠致使病程发展到回天乏力的地步,是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
二、是评审还是讲学?
孕产妇死亡病例评审工作制度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迄今将近20年。该制度为降低我国孕产妇死亡率,提高各地对妇产科危重患者的救治水平立下了汗马功劳。该制度是省、地、县三级政府卫计委的常规工作之一,以省级专家评地市、地市级专家评县、县评区从上而下的模式进行,早已经具有其固定的内容、流程和模式。
此次评审在衡阳市妇孕产妇死亡评审专家组组长、衡阳妇幼业务院长黄菊芳主持下,会议没有落入主持者按部就班照本宣科,评审专家根据表格一问一答,与会者只听不说,会后说不出好也感觉不出不好的尴尬境地。评审整个过程不落旧窖,会风活泼,评审专家以病例为切入点从诊断、检查、治疗等方面跟与会人员进行了心内科、神经内科、肝病科及妇产科等学科间的往来探讨,令与会者眼界大开。特别是市三医院肝病科主任王小明点评的“妊娠合并成人变应性亚败血症”,因其罕见、病程迁延、病象复杂很容易与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相混,与会妇产科医生大多数是第一次听说。黄菊芳副院长点评的产后大出血,从出血性休克的病情评估到如何输血救治、如何用药以及如何进行产科局部处理做了详尽的、实用性的讲评。
三、2015年,我市孕产妇死亡率历史最低
据会议消息,2015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9.01/10万较去年14.54/10万有大幅下降,为历年最低。但各县市区水平存在差异,个别县区达17/10万。产科出血和妊娠合并心脏病为主要死因,提示要进一步降低我市孕产妇死亡率,一要进一步提高产科救治水平;二要加强有关先天性先心病的健康宣教,增加人群对先心病的早期筛查、早期发现的意识;三要加强对高危妊娠的系统管理。
衡阳市卫计委妇社科科长李莉说:“我市各地政府部门把控制孕产妇死亡率,卫生行政部门重视产科建设和产科质量的提高,孕产妇死亡病例评审制度将控制孕产妇死亡工作关口前移等措施,为该成绩的取得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