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面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彭玉麟梅花诗的身世家国之叹述论其二
2022年04月17日 星期日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隔故园天万里 梅花也应有相思
——彭玉麟梅花诗的身世家国之叹述论其二
彭玉麟的梅花图。(资料图)

  ■宋社洪

  彭玉麟在梅花诗画中寄寓的身世家国之叹概况起来有四种:思念故乡、赞叹梅花之绝俗清艳、哀怜梅落之飘零冷清,及直抒胸臆之以梅言志。兹先述前三者,以梅言志则另节专述。

  其一,思念故乡。彭玉麟大部分时间不在故乡衡阳,对故乡的思念便以梅花来寄寓,由于巡江的缘故,彭玉麟在衡阳和杭州分别建有“退省庵”,衡阳是他的故乡,杭州是他的第二故乡。他常年在外,经常牵挂两处故乡之梅,在160余首梅花诗中,对故乡之梅的思念有15首。

  彭玉麟对故乡之梅的思念无时不有,天寒时,“一江风雪夜漫漫,腊鼓惊人岁又残。寄语故园老梅树,着花仔细度天寒。”春天时,“而今物换又星移,春系南枝又北枝。人隔故园天万里,梅花也应有相思。”梅黄时,“人间何处觅琼浆,六代江山尽战场。何日将军能止渴,梅黄时节更思乡。”

  在彭氏诗中,梅花不是无情物,梅花亦思念主人,如“相思远寄故乡难,雁到衡阳岁已残。慰语梅花休怅望,主人江上幸平安。”又如“九疑仙子谪尘凡,春信开来玉一缄。岁岁江南劳驿使,故园日日望归帆。”彭玉麟身在征程,思乡的客愁萦绕于怀,是人之常情,思念故乡之梅,此梅乃指代故乡。彭玉麟虽与夫人邹氏不和,但不置妾,自称“素无室家之乐”。回到老家也与妻儿别屋而居,“置妻儿别院,略不省视。”他思念故乡什么呢?“昨宵枕上竟回家,稚子欢迎笑语哗。”他最思念的不是故乡之人,真正令他魂牵梦萦的还是故园之梅。

  在彭玉麟看来,故园之梅与天下所有的梅花区别在哪呢?一是故园之梅为一株老梅树。彭玉麟诗中记载了这棵老梅树,“春在湘南信也无,倚窗合抱有梅株。年年花蕊垂垂发,雪压琼枝酿玉珠。”在彭玉麟的审美观中,他对老梅情有独钟,曾多次歌咏老梅,如“江南十月天雨霜,人间草木不敢芳。独有溪头老梅树,面皮如铁生光芒。”彭氏对老梅的钟爱主要是因为老梅别有一副铮铮铁骨,“谁把崑山玉剪裁,百余年树半苍苔。无人知得花清处,曾历千霜万劫来。”

  据郭嵩焘所撰《墓志铭》记载,彭玉麟少孤贫,寡母弱子无所依、遭族人欺凌。“母子相持泣,弃所居,避居城,资书院膏火为生,不足食。”不难看出,老梅树曾历千霜万劫,暗合彭氏坎坷身世,彭氏以老梅自比。

  二是这株故园老梅曾伴随彭玉麟的少年时光。“我家小院梅花树,岁岁相看雪蕊鲜。频向小窗供苦读,此情难忘廿年前。”彭玉麟在加入湘军之前,如同当时所有的读书人一样,希望走科举之路,故园老梅是少年梦想的背景,就算过了二十年,彭玉麟依然不能忘怀。由此看来,与其说故乡之梅指代的是地理方位上的故乡,不如说故乡之梅寓意的是彭玉麟精神上的家园。

  其二,赞叹梅花之绝俗清艳。彭玉麟对梅的赞叹从花儿含苞待放到盛开发芽、结子都有所涉及,梅花含苞则春意浓,“芳苞蕴酿玉氤氲,涵养深滋暖气熏。曾记春风消息好,首先花信寄青君。”梅花绽放时的花容、花香、花姿、花色更是彭玉麟重点描写的对象。梅花谢了之后才发新芽,就连梅花的新芽彭玉麟也会倾心歌咏。诗云:“一枝斜衬绿便娟,嫩条新筸剧可怜。不必孤山三百树,也堪避世学逋仙。”梅结子也会引起彭玉麟对梅的怀念,“数点曾称天地心,古香古色耐沉吟。缘何结子偏酸甚,姑射由来妒最深。”

  彭玉麟对盛开之梅的赞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花色、花姿、花容、花香。花色清淡素雅,如“淡极转增花态丽,六铢衣漾素绡轻。”又如“冰清玉洁雪生香,不爱繁华只素妆。”再如“藐姑仙子真清艳,香雪肌肤瘦玉身。”梅花虽有红黄白绿深深浅浅的颜色多种,但在彭玉麟笔下,梅花多为白色,他经常把梅花比喻成香雪,即取雪白之意,白梅与白雪为伍,彭氏笔下的梅花清新绝俗,不染纤尘。

  花容瘦小含愁,梅花的花盘较小,彭玉麟把瘦小的花比喻成清瘦的美人,“莫怪梅花如许瘦,美人风骨本清癯。”梅花开在阴沉的冬天,所以在彭玉麟看来,梅花总是含愁带恨,“廿四番风甘寂寞,年年芳蕊带愁开。”若遇见难得的丽日,梅花也似乎扫荡了清愁,笑逐颜开,“最爱多情小梅树,频舒檀口笑春风。”

  在彭玉麟笔下,梅花之香有三种。“曲径小廊窗半掩,暗香频送好风吹。”此为暗香:“窗纱月冷黄昏后,一种幽香最耐吟。”此为幽香:“珠玑错落生夜光,天风习习飘清香。”此为清香。其实,暗香、幽香、清香都是梅香,此香含蓄、内敛,这也是彭玉麟的处世态度,他不愿意看到梅花之香招蜂引蝶。诗云“风引寒香到小园,游蜂恣意闹声喧。其如良夜消魂处,烟锁窗纱月色昏。”彭氏之梅,多为月下之梅,这反映了彭玉麟性情喜静,不喜喧嚣,他的处事态度也很低调,不事张扬。在湘军水师中,历经田家镇之战、石钟山之战、九洑洲之战等肉搏血战,彭玉麟劳苦功高,清廷屡授高官,彭玉麟却之不受,连辞安徽巡抚、漕运总督、两江总督、兵部尚书等要职。

  彭玉麟认为梅花之姿是冰雪之姿、出世之姿,因为梅花与冰雪为伍。万花凋零的冬季梅花独自芳香,她的孤独和冰洁是出世的,也正因为如此,在彭氏看来,所有的花木中,梅花之品是最高的。在一首诗里他写道:“独抱孤芳冰雪姿,千红万紫漫相欺。百花亦任争娇媚,除却幽兰品尽卑。”只有幽兰之品堪与梅花相媲美,但论及坚贞,幽兰亦不能望其项背。“兰宾竹友皆零落,惟有寒梅是主人。冰雪心肠尘不染,自然淡雅得天真。”彭氏对梅花之品评价如此之高,主要是因为梅花有冰雪之姿,耐寒之性。“嵊寒欲晏严冰霜,山林百木皆催伤。天意独尔留孤香,根柯屈铁何坚刚。”

  其三,哀怜梅落之飘零冷清。花开花落寻常事,但彭玉麟似乎不能接受梅花之落的事实,他把梅花之落归咎于风雨的相欺,“苦雨酸风日逼来,冰心自坏旧时胎。”梅花开在冬季,谢在春季。花谢时的风雨本是给万物带来生机的春风春雨。可在彭氏看来,这种风雨来得太没道理、太不近人情,“无端风雨自相侵,深负逋仙爱惜心。”

  春风春雨为何要摧打梅花,彭氏归因于风雨嫉妒梅花冰雪之姿。“妒花风雨太无情,忍把娇姿受逆横。”彭玉麟把梅花之落归咎于“苦雨酸风”“无端风雨”“妒花风雨”,自然的风雨对梅花的摧残彭玉麟尚不能接受,更何况人为的摧折,他在诗中表达了对折花之人的愤恨。“何事孤山来俗子,任情攀折嫩枝条”,对梅花的怜爱之情跃然诗外。

  落花时节是何景象?枝头上的花“剩蕊残英冷淡开”,地上的花“落英满地冷斜阳”,树上的残花树下的落英统统以一“冷”字总摄,勾勒出彭玉麟面对梅花落时的寂寥惆怅的心绪,这种寂寥惆怅的心绪让在外征战的人更感无以寄托,“落梅风起足魂消,恼乱心情感寂寥。回首旧时春梦醒,一江冷月透征袍。”又是一“冷”字,花冷月冷征袍冷,其实都是人心冷。与其说彭玉麟哀怜梅花落,不如说他在哀怜自己的身世际遇。

  同治四年(1865年)四月,彭玉麟与曾国藩在南京江面会晤,言及国事、家事。曾国藩为之“欷歔久之”。连曾国藩都为之欷歔,彭玉麟自己冷暖自知,借梅花之落抒发身世之叹亦是情理中事。

  以上三种在梅花诗中表达的情感,都是彭玉麟对自己的反观和写照,其实也是一种言志诗。但相对偏于借景言志,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而同样也是身世家国之叹的重要载体,彭玉麟直抒胸臆的以梅言志诗却又有别样的旨趣。

  (本文原载公众号“雁歌留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段巘生:以身率教的七品县官
人隔故园天万里 梅花也应有相思
衡阳日报版面一A01人隔故园天万里 梅花也应有相思 2022-04-17 2 2022年04月1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