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浩泉
长日山斋不弄棋,只凭种树遣衰迟。
小将梅径分枳壳,不怕松根夺荔枝。
带雨烟光春淡泊,隔墙花影昼离披。
等闲俗计休相聒,拄杖来看又有诗。
明代·陈献章《晚酌示藏用诸友》
说到枳,不得不说“南橘北枳”这个古老的成语。《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完整的典故是:齐国的晏子到楚国,楚王想戏弄他,故意将一个犯人从堂下押过。楚王问:此人犯了什么罪?回答:一个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就对晏子说,你们齐国人是不是都很喜欢偷东西?晏子回答:淮南有橘又大又甜,一移栽到淮北,就变成了枳,又酸又小,为什么呢?因为土壤不同。《周礼》亦云“橘逾淮而北为枳,……此地气然也。”
南橘北枳,一般的解读即是由于环境的原因导致性状发生改变。事实上,橘和枳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植物。在植物分类学中,橘与枳同为芸香科但不同属:橘为柑橘属,枳为枳属。“南橘北枳”的说法实际上源于古人观察不周而造成的误会。
作为水果食用,枳又酸又苦,确实远不如橘,但不妨碍它是一味好药材!枳壳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7月果皮尚绿时采收,自中部横切为两半,瓤日晒太阳,皮夜晒月亮干燥。枳壳性苦、辛、酸、温,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功效,主治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病症。枳壳在我国多地都有生产,以湖南和江西的产品为佳。其中江西省新干县的枳壳又名商洲枳壳、三湖枳壳,具有果肉厚,外翻如覆盆,瓤瓣数较多的特点,其药用的有效成分优于其他品种,被列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神农本草经》始载枳实,无枳壳,列为木部中品。枳壳之名始见于唐甄权所著《药性论》。明朝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收载了枳壳并附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叶为单身复叶,即可肯定为柑桔属一类植物;另单独立枸桔专条,结实大如弹丸,形如枳实而壳薄,多收种为藩蓠,伪充枳实及青桔皮出售。《本草衍义》云:“枳壳、枳实为一物也。小则其性酷而速,大则其性和而缓。”沈括《梦溪笔谈》云:“六朝以前医方惟有枳实,无枳壳,故本草只言枳实。后人用枳小嫩者为枳实,大者为枳壳。”枳壳性和而缓,枳实性苦而速,气在胸中用枳壳,气在胸下用枳实,气滞用枳壳,气坚用枳实。一般瘦弱之人或是一般的气滞,用枳壳;壮实之人或是严重的气滞,用枳实。
唐代朱庆馀《商州王中丞留吃枳壳》云:方物就中名最远,只应愈疾味偏佳。若教尽吃人人与,采尽商山枳壳花。唐代文学巨匠、工于词赋的雍陶《访城西友人别墅》云: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以境写人的烘托手法,没有像其他访友篇什那样,把主要笔墨花在描写抵达友人居处后的见闻上,也没有渲染好友相逢时的情景。在这首诗里,被访的友人压根儿没有露面,他的别墅是什么样子也没有直接描写,诗人写到踏进友人村庄寻访就戛然而止,家家户户的篱边屋畔,到处都种植着城里罕见的枳树,洁白而清香的枳树花正在春风的吹拂下,盛开怒放!其实,从那门巷相似而又枳花满村的环境中,从那朴素、划一、洋溢着闲野情趣的画面中,不是也多少可以看出友人及其别墅的投影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