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一个专题中的内容,也是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18日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这个讲话中,习总书记强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地位,指出思政课的作用不可替代,指明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方向。作为新时代的一名中职思政课教师,我感触颇深。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既要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并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着力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认为中职思政课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改进教学模式。中职学校设备相对齐全、先进,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中职学校的各种资源设备,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提高教学情境的真实性、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中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开展能动课堂教学,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注国情,立足社会,开展教学。习总书记在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中指出:“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中职学生一般都在14周岁以上,具有一定的辨别是非能力和认识能力。在中职思政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国家、社会的一些时政要事,让学生开展讨论发言辩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譬如,在《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我国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为课题,指导学生上网搜集资料,进行中外对比,整理感人事迹,并开展发言辩论。在这系列活动中,让学生明确认识到社会主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性,并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百折不挠、万众一心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崇高理想。这也充分体现了习总书记提出的统一要求与因时制宜相结合的指导思想。
立足专业,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习总书记在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中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职教育主要是为国家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根据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结合中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对不同的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譬如,在《职业道德与法律》的“职业道德”这一知识的传授中,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走进企业,让学生了解企业对劳动者的要求,并利用网络组织学生开展线上大讨论,让学生明确知道不同的职业应该具备怎样的职业道德,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认真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教师。作为新时代的一名中职思政课教师,我将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给学生的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祖国培养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