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8月27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
~~~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 张 霞
~~~市政协召开对口协商会议。许云生出席并讲话
~~~(2020年8月27日衡阳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
~~~市水利局深入水利工程建设一线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
~~~
衡南县:~~~
2020年08月28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接第一版)雁峰区山林村曾是区贫困村,交通不便,发展一度停滞不前。为了打破先天条件的桎梏,公路部门积极为山林村争取农村公路建设计划,通过近三年的建设,把山林村的乡村公路山林大道创建成了全市养护农村公路文明示范路。借此,山林村也打开了乡村旅游的突破口——以山林大道途经之处为核心,开发建设农耕文化体验项目、红色经典旅游项目、网红游乐项目、自行车环线。农村公路由线成网,由窄变宽,由通变畅,由畅变好,也激活了山林村村民的致富梦。

  交通畅达,打造农村经济发展新高地

  近年,我市持续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通过强化组织保障、资金保障、激励考核,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与农村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等相结合,让一张张“最美”农村路网成为聚集产业发展、提升农村经济的新高地。

  道路兴则百业兴。耒阳通过抓好农村公路建设不仅了带动村民脱贫致富,更是加快了县域经济发展。永济镇曾是耒阳有名的穷乡,去年,柏马村5组自然村通组公路建成通车,耒阳市智航玩具厂在当地投产,解决了200余人的就业问题,也带动了当地村民脱贫增收。而在大众村,休闲旅游产业也随着交通改善茁壮发展,每逢周末,来大众村看荷花的游客络绎不绝,现场摘莲蓬、葡萄,成了旅游热门地。

  与永济镇一样,衡阳县西渡镇豆陂村也走出了一条乡村产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致富路。豆陂村路面宽敞油亮,苗木错落有致,小别墅、小花坛分布路旁,颇有别墅小区的雏形。依托畅通的农村公路网络,豆陂村引进了特色农业、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实现了“把农民增收的路子铺到家门口、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路子修到家门口、把推进城镇化进程的路子通到家门口”的目标。

  祁东曾是省级贫困村,为了助力百姓脱贫致富,祁东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全县的重要民生工程。在风石堰镇永和村,全村曾仅有一条3.5米宽的村道,且弯多路破,严重制约了村里经济的发展。通过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后,村民的脱贫致富路变得顺畅了。投资方、村委会和村民共同投资成立种植合作社,三方一起开发、一起经营、一起分红,同时以土地入股分红帮扶贫困户。目前,合作社共种植沃柑1000余亩、黄桃200余亩、冬枣200多亩。加长挂车开进村、开到果园边收购,产品卖到了北京、广州、深圳、石家庄等地。

  蒸湘区通过实施生命防护工程,消除农村公路桥梁、临水、临崖、急弯陡坡路段的安全隐患,给农村出行加上了一道安全保险。其中,临江村实施了4个项目。可喜的是,通过近几年的建设,临江村的农村公路出行环境改善,也激活了临江村村民的致富梦。2017年到现在,临江村陆续建设了蔬菜基地、开心农场、多家种养专业合作社、十里荷塘旅游景点等。现在,临江村不光解决了村民出行困难的问题,还拉动了本地区农业经济、旅游经济的长足发展,整个雨母山镇都因此受益,老百姓幸福指数直线上升。

  通村入户,百姓出行更便捷生活更幸福

  实施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是省委、省政府站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衡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提出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品质建设”的要求,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遵循轻重缓急的原则,优先实施沿线居民需求强烈的项目,特别提出了优先改造“等外路”、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

  常宁塔山瑶族乡是衡阳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塔山云雾茶、天堂山国家森林公园、东江大峡谷也成了常宁秀丽风光的响亮名片。春暖花开,游客蜂拥,通往塔山的洋塔公路却压力倍增,成为制约塔山旅游、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为此,常宁公路部门攻克了塔山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灾害频发、材料运输距离长、天气恶劣等难关,在大山深处劈山、降坡,将洋泉至塔山、塔山至狮园等旅游、产业公路全面完成了提质改造,消除了制约塔山旅游、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不仅如此,为了助力瑶胞早日脱贫致富,常宁还先后完成了塔山瑶族乡板角村新建公路、东江村村道提质改造,打通了连接祁阳晒北滩的县际“断头路”。

  说到交通瓶颈,不得不提衡南县向阳桥西南部的朝阳村。村部地处偏僻,道路曲折狭窄,自然资源匮乏,也令其成为了当地唯一的贫困村。衡南县近年在朝阳村新建公路8条,新建里程16公里,拓宽6公里。出行问题解决了,也带动了村里其他经济发展。比如农产品销售,以前都是肩挑手提,很难卖出去,现在家门口就可以装上车。借着交通条件改善,朝阳村近三年扩大了近万亩油茶林,是衡南县第一个超万亩的油茶种植村。此外,还带动了村集体项目发展,成立了茶山湘黄鸡养殖基地。

  在道路修建选择上,衡山县优先将等级低、破损程度大、群众反映普遍的道路纳入建设计划,并充分结合乡村产业发展,不盲目追求建得多,而是让农村公路建得对、建得好,真正给百姓带去便利、满足需求。对此,东湖镇石潭村的村民感受颇深。为方便村民出行,公路部门帮助石潭村修建扶贫公路123公里,并新建了桥梁等安防工程,来往邻村只需几分钟路程。农村公路由“线”变“网”、由“窄”变 “宽”、由“通”变“好”,已逐渐成为衡山县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服务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百姓出行品质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2019年9月25日,珠晖区所有路面工程率先完工,成为我市第一个完成自然村通水泥路建设任务的单位,为全市通村公路建设打响了第一枪,为珠晖乡村建设再添强劲辅助。此外,珠晖区还致力消灭出行受阻的“边界路”“断头路”,为村民打通出行的最后一公里,也打开了村民致富的新途径。在茶山坳镇茶兴村,村组道路全部实现硬化后,老百姓深刻体验到了“要想富、先修路”的实惠。以前,村里多是窄路、砂石路,日常出行、物资运输只能步行肩挑或者骑摩托车。现在,收购蔬菜的小车直接开到家门口,解决了当地百姓的蔬菜销售问题。

  农村奔小康,基础在公路。目前,衡阳市着力建设“四好农村路”,特别是完成自然村通水泥路建设任务,实现通组公路全覆盖,打通农村脱贫致富“最后一公里”,连续五年在湖南省重点民生实事农村公路建设目标任务考核中被评为目标管理优胜单位。

  建设“四好农村路”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新起点。一条接着一条修,一年接着一年干,衡阳正在全力绘制民生幸福公路新画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衡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批准 2019年市本级财政决算的决议
学深悟透“最新教材” 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强起来
挖掘红色文化资源 打造精品红色旅游线路
衡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任免名单
现场查隐患 强力促整改
刘伟民:回报社会是一种幸福
河长公示牌统一办理“身份证”
衡阳日报版面二A02 2020-08-28 2 2020年08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