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5月28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出献血“进补”的误区
  ■通讯员   唐琼

  很多人觉得献血对身体损耗过大,喜欢在献血后给自己做大补的食物,以补充血液的损耗。

  其实,在献血后就“进补”是一种错误做法。首先,血液本身具有旺盛的新陈代谢能力,人体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血细胞在衰老、死亡,同时又有相当数量的血细胞诞生补充。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300~400毫升,只占全身总血量的7.5%~10%,完全可以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血量逐渐恢复。

  据科学报道,人体内有1/5左右的血液存留在肝、脾等“贮血库”,一旦大量失血,这其中的血液就会立即释放出来,参与血液循环,增加血容量。血液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类可由组织液得到补充,而血浆蛋白和红细胞则分别由肝脏、骨髓造血组织加速合成。因此,适量献血对健康不会有任何影响。   

  其次,造血的原料主要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铁、叶酸、维生素B等,这些原料在普通食物里都有。

  因此,献血后完全不必多吃或进补各类营养品。只要注意饮食的营养价值,有选择地进食,献出去的那部分血液会很快恢复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从“先进工作者”到“全国劳模”
视力下降、戴眼镜也看不清? 要警惕垂体瘤!
36岁高龄产妇转危为安
走出献血“进补”的误区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走出献血“进补”的误区 2018-05-28 2 2018年05月2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