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锋
如今,数千万名家政从业者构成了城市生活的暖心要素,但也出于种种原因面临着或大或小的心理困惑和情绪压力。近日,山东发布全国首个《家政服务员心理健康指导工作指南》地方标准,引导家政行业更加关注员工心理健康问题。记者采访了解到,为家政从业者提供必要的、科学有效的心理服务,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家政从业者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柄双刃剑,如果家政从业者心理状态很糟糕,情绪很不稳定,精神压力很大,不仅会让自己备受煎熬,还会直接影响家政服务的质量,拉低消费者的体验。而通过必要的心理健康培训、教育、沟通,告知家政从业者正确识别、合理化解心理困境的方法路径,就能帮他们缓释压力,把心理健康调试到“绿区”。如此,家政从业者也能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能激发更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能给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服务。
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一样,都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且相互影响,关系密切。近年来,家政服务等行业越来越注重呵护劳动者的心理健康,顺应了劳动者的健康需求,补齐了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短板,体现了劳动管理的进步。
给劳动者多一分心理健康呵护,就能让劳动者多感受到一分温暖,多拥有一分轻松和踏实,同时,也能给相关行业、企业的发展多注入一分正能量。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工会、企业等应该围绕劳动者心理健康呵护服务进一步凝聚共识,完善标准,健全机制,优化措施,扩大范围,让更多劳动者享受到“心理按摩”,为更多劳动者构建“心灵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