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放
近日,中国市场监管行政处罚文书网公布了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江西南昌“鼠头鸭脖”涉事企业江西中快后勤服务有限公司被罚款10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325.5元,三名责任人朱某某、陶某某、易某某分别被处以去年收入的10倍、9倍、8倍罚款,共计706万元。
处罚决定书中显示,这家涉事企业的食堂曾多次吃出青虫、臭虫、鼠头等异物,可见其是一个十足的“惯犯”,涉事方及责任人由此被罚706万元,实属正当。高校食堂“鼠头事件”发生后,舆论哗然。国务院食安办于10月23日分别约谈河北唐山、江西南昌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提醒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可见该事件性质严重。
校园食品安全事关学生的健康成长,关乎亿万家庭的幸福乃至社会稳定。而连续发生的食堂“鼠头事件”,无疑暴露出校园食品安全链条上存在的漏洞,以至于食品安全事故频发。正所谓“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是该引起高度重视的时候了。而从处理结果看,涉事企业被重罚,符合民众期待。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无良企业为了自己的一点点利益,置消费者的健康安全于不顾。如何让他们付出应有的代价,一直是社会关心的话题。像学校这样的地方,对于食品安全更应该严上加严。确保食品安全,企业的自觉很重要,但事实早已证明,食品安全不能只寄望于企业的自觉,还需要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
尤其是,对于出了问题还试图隐瞒的企业,政府部门决不能放任,而应当主动介入。要想让食品企业遵守食品安全标准,就应采取重罚措施,让违法者承受高昂的代价。在食品安全方面,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对违法企业施以“杀威棒”,如此才能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当然,对于学校来说,学生用餐环节多、链条长,应建立更严谨、更科学的风险防控体系。而对于承包企业来说,则应当营造有序规范的生产、营销环境。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是校园食品安全的大事。而无论如何,触碰食安红线,重罚大快人心。严惩不贷,才能倒逼供餐企业更加重视食品安全,使校园食品安全更令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