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晖区泉溪村小学 六(4)班 曾紫琪
火车抵达雁城时,许嵩《清明雨上》的旋律正在单曲循环,一场大雨不期而至。
我的祖籍是贵州,雁城衡阳是我的第二故乡。在我的眼中,雁城是热烈的,似祝融火神的光芒;雁城是厚重的,如蔡伦手中的纸张;雁城是灵动的,像王船山的智慧火光;雁城是壮烈的,如抗战史中的英雄。清明时节雨纷纷,应时应景,万物复苏,百川归海。衡阳,这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在濛濛细雨中褪去一身铅华,挪出一刻宁静,细腻地讲述着她的见闻,一切仿佛就在昨天,让人心驰神往……
石鼓书院之余韵
石鼓书院,坐落于石鼓山,对着蒸、湘、耒三水,是湖湘文化重要发源地。
暮春时节,气温有点低,前来游玩的人屈指可数,在低吟的雨声中,石鼓书院显得格外寂寥。在这个古韵森森的世界,我走着王船山走过的路,看着王船山看过的景,触摸着斑驳的古迹,在相差千年的时空里,细细品味着书院独有的韵味……
我常想,当年居于“雁阵惊寒”的雁城,船山先生是以什么心态来面对自己的逆境呢?困顿中的王船山会不会意志消沉,郁郁而终呢?然而远去的历史交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明亡后,王船山在衡阳举兵抗清,阻击清军南下,战败退肇庆,几陷大狱。在其辗转多地后伏处深山,后回到家乡衡阳潜心治学,在石船山下筑草堂而居,并撰写了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重要学术著作……
或许,让人可怕的不是绝境,而是面对绝境时的绝望,然而,一心向阳则无所畏惧。
衡山的呢喃
《甘石星经》云:“其于星座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变应玑衡,铨德钧物,犹如衡器,可称天地”,故曰:衡山。
衡山,五岳之一,尧舜禹祭天之处,祝融葬身之所。衡山,一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峻岭。
走在蜿蜒的小道上,静静聆听风过竹林的回声……
傲然的翠竹,悠久的石雕,斑驳的城墙,你们可知舜帝遥祭之事?
我问,它们不言,我询,它们不语,但这一幕幕却如同蒙太奇风格的电影慢慢呈现在我的眼前:满脸郑重、心意虔诚的舜帝;直登衡山、祭祀天地的舜帝;巡视五岭、开化蛮夷的舜帝。我看,如近在咫尺,我探,似触手可得,那么近却又那么远。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一场雨后,满地芬芳,小道香径,独余静默,唯恐一动便破坏这特有的美景,历史就是历史,我只能默默当一个观景客。
或许,不说,是最好的欣赏;默默,是最深情的告白。
雁城是一本厚重的书,需要人们一点点去品味,里面的酸甜苦辣,只有阅历过的人才知道。当我经过那些绚丽灿烂的都市,才发现,心中最念念不忘的,还是那一抹白墙黛瓦……
指导老师:谢秋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