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面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11月03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世 相 浅 见

  1.“您有××积分未使用,到期将失效,请立即登录积分商城兑换商品……”近来,很多人都曾收到类似短信。不过,这些看起来颇有诱惑力的优惠,实际上很可能是消费陷阱。谁在设局?有记者近日进行了调查。

  点评:调查显示,“积分到期兑换”的信息,都不是三大运营商开展的活动,消费者反映的兑换网站也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都是不法人员冒充这些部门实施的。其实,“积分到期兑换”的骗局并不鲜见,因此,除了提醒大家防范之外,显然揪出“积分到期兑换”骗局背后的不法人员更为重要。不能让“积分到期兑换”的骗局继续招摇撞骗了,治理“积分到期兑换”骗局需要“法律兑现”,处罚更严格了,骗了不白骗了,谁还敢去骗?

  2.据报道,由人民数据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等机构近日发布的《青年群体职业规划数据分析报告(2023)》显示,60.85%的受访青年对职业规划的重视程度很高,九成以上的受访青年希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表达能力。

  点评:青年是职场的新生力量和希望,他们不能很好地适应职场,不仅是其个人的事,而且可能影响人才资源优势的发挥。这也提示有关方面,有针对性地做出一些改变。时下,一些高校对职业规划教育和工作重视不够,既未做到抓早——从初入校园开始就培养学生的相关就业、择业意识,又没有做到校园与职场的有机衔接。提升青年职业规划的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有相关政策的支撑,也要促进青年、学校、企业共同参与。某种角度上说,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提早进行职业规划,不断提升职业技能,保持长期学习状态,不仅是个人的事,也关乎人力资源的素质、企业的发展乃至社会的进步。

  3.近日,大学“离谱”考勤方式频频冲上热搜,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分享自己遇到的新型考勤方式:有“所有人开蓝牙把设备改成实名”,有“群里发合照把本人圈出来”,还有“全班举起双手,群里发点名签到,谁签到谁就没来”……各种“奇葩”招式层出不穷。老师费尽心思创新考勤方式,学生则殚精竭虑实现逃课目标,双方你来我往,不亦乐乎。

  点评:“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句话放在大学生身上倒是有了几分道理。同学们通过层层筛选进入大学,却想着逃课。逃不了课的同学们人坐在教室里,心却跟着“网络教师”走了。老师们该绞尽脑汁创新的不是考勤方式,而是课堂的呈现内容。大学课堂里出现的离谱考勤方式,看似是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但其实用这种方式达成的“教室里长情的陪伴”,值得教育工作者反思。

  综合新华网、人民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小花”盛开
世 相 浅 见
科普视频违规带货当及时叫停
化“关注红利”为城市竞争力
莫让“鼻吸能量棒”侵蚀校园
衡阳晚报版面八A08世 相 浅 见 2023-11-03 2 2023年11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