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胜
之前,一直把三角梅认作三角玫。因为,我知道它的确并不属于梅花那一类的植物。直到家里正儿八经养了一株三角梅后,要到网上搜索有关养护要点,我才惊觉原来的错漏——它不是梅花,但是,也写作“梅”的。我这才接受了它的芳名。正如傲雪迎春的腊梅,也并不是真正的梅花而要称之为“梅”一样。
三角梅几乎可以算得上南方最为深入“寻常百姓家”的花卉之一。一不留神,一个转眼,我们就可能在某一座庭院内、某一处阳台上,瞥见它蓬勃常绿的枝叶和久开不败的花朵。
三角梅之所以这样受欢迎,我觉得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它绝不娇嫩,极易于养护。这就令其生存发展具备了很好的普适性;第二,最大特性就是它超长的花期,而这正是人们特别欣赏它的原因之一。它紫色的花瓣、心形的绿叶,说实在的都不算特别惊艳,但是它的盛开几乎是无限期的。比如,我家这棵年前带回来的三角梅,直到现在还挂着淡紫色的花朵。
我倾向于用“婵娟”一词,来形容三角梅那丝绢一般的花瓣的质感。这也许是我在词汇理解上的某些错觉,但是,我还是希望借用这个意象来摹写它那朴素的美感。
逢年过节,添几钵花增加一些喜庆色彩是很多人家的习俗。过年的时候,朋友让我到他的花圃去玩。他刚好从外地运来种类繁多的花卉,准备迎接春节市场。他特意嘱咐家人让我先行选购几样,装点一下乡野的居室。其中,我就特意选了一盆十分喜欢的三角梅。它已经打过顶,所以不太往上生长,枝叶旁逸斜出,紫红色的花朵缀满其上,更适合放家里。选好后,我用漂亮的陶瓷花盆给栽好。整个春节期间,我们都十分开心于它给家里所带来的多彩的美感。
出节后,我们回到城里上班,就有些疏于打理。过一段时间再去看它,居然有些萎靡不振的样子。我决定还是将之从花盆中取出,移植到院子外的花坛里。我总是固执地认为,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都不能轻率地引入到自己的生活里来。如果要将它们带进自己的生活,就没有理由不好好对待它们,因为它们也是一个个生命。
我在花坛里挖了一个坑,将三角梅重新种下,施了点肥,淋足了水。尽管这样,我还是不能放心下来。过了几天,我发现它的花没掉,叶子也没黄,这才心安。周末再去看,它就已经完全恢复长势,尤其是打过顶的主干重新生出向上的枝条,显得更是立体丰满。这是之前所不曾见着的“美丰姿”,我想主要原因应该是扎根大地,更能有成长的空间和营养吧。我们的内心由此特别快意,不禁感叹,只有把花草树木种在广博大地上,才是最令人放心的。
前段时间,无意中看到新闻里说,南方某地,一对父子二十多年将自家的一株三角梅养到九层楼高,那花繁叶茂的模样实在令人震惊。我也曾在单位附近一个老旧院落看见一株三角梅,长在围墙一角,烂漫的花朵冲击着视野。这么看来,极普通的三角梅也变得不那么普通了。假如养在花盆里,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有这么强烈的生命力和视觉冲击力的。
也许,有人惋惜三角梅不够香,这确是事实。但是,要不要引以为憾则需另当别论。正如宋代诗人卢梅坡所言:“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香而不白,雪白而无香,这无可遗憾,而是各有千秋,各擅胜场。我们经常看到,长得大美艳丽的花卉往往不那么馨香,而馨香袭人的花卉往往都小得不甚起眼,如茉莉花、栀子花和桂花那样的。或者说,一个实诚的人,难得很浪漫;而浪漫的人,往往少那么一点点实诚。
世间事就是这样,十全十美的好事终归难得。这或许是大自然的一种天然的平衡,也是我们品味花木所能得到的一个启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