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杜鹃红——乡村振兴中一百个红军后代的故事》读后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读魏微长篇小说《烟霞里》
~~~
2023年10月18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段”章取“议”

  1.一个作家作品的味道是怎么形成的?肯定是长期形成的,比如沈从文的凤凰味和鲁迅的绍兴味是地域的自然环境赋予的,这是外部的因素。更重要的是作家内部的因素,通过作家的呼吸,流露出作家的气质,形成小说的气场。气质不同味道就不同。鲁迅的小说是沉郁之气,沈从文小说是忧郁之气;鲁迅先生是横眉冷对,沈从文先生是眼里常含泪水。总的来说,小说的味道是作家的气质赋予文字、赋予语言形成的。秋天稻田里,稻香是一颗颗稻穗集中到一起散发出来的。我们写作的气质和味道在文字当中久而久之贯通下来,就形成整个小说的独特的味道。我不敢说自己的小说有独特的味道,但我愿意往这方面努力。

  ——刘庆邦   说

  2.能破圈的文学少不了生活的粗砺感。这种粗砺感不是指美学上的粗糙,而是在捕捉生活、再现生活、想象生活方面,作家抓住了生活本质的东西——陷入泥潭的时刻,如何挣扎而起。我们今天能不能产生这样的作品?如果有,我们的评论能否及时地发现并予以指认?如果没有,我们的评论如何引导、支持与鼓励这样的作品?或者说,如何培育诞生类似作品的文学生态、创作土壤、写作空间?在致敬或梳理曾给我们带来巨大影响的“现象级文本”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它曾给读者的巨大触动——街谈巷议的热度或激荡人心的震撼,当然更有对作家与读者、文学与公众亲密关系的缅怀和呼唤。我们期待着这串长长的名单,能继续延伸下去,填充进我们今天的时代之声。

  ——张鹏禹   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杜鹃红”也是“中国红”
每个人心里 都有一个肖申克
回望烟霞里
“段”章取“议”
衡阳晚报版面六A06“段”章取“议” 2023-10-18 2 2023年10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