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斌
纵览今年暑期消费市场,文旅、餐饮、零售、交通等行业的繁荣景象让人印象深刻。暑期档电影票房、民航旅客月度运输量、铁路暑运单日旅客发送量等都创造了历史新高;各类博物馆、科技馆门庭若市,热门演唱会、音乐节一票难求;“城市漫步”“山居生活”“研学游”等新兴文旅形式不断涌现。
暑期是观察消费市场景气程度和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有数据显示,暑假旅游等服务消费明显回暖,对消费扩大支撑作用明显。透过火爆的暑期消费,我们可以捕捉到许多促消费、稳增长的启示。
时代在发展,需求在变化,人们越来越看重精神上的愉悦、文化上的满足、身心上的健康。物质消费外,娱乐放松、学习提升等精神消费也在增加;除了传统个人消费,养老、亲子等消费需求同样旺盛……消费需求在品类、品牌、渠道等方面转型升级,更多元、更个性,唯一不变的是指向美好生活。
改善消费条件,释放消费潜力,“有形之手”显现重要作用。而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消费行为建立在真实的生活需求之上。正如有关部门指出的,促消费政策的出发点是帮助居民节约开支,买到性价比更高、满意度更高的新产品。促成需求与供给的动态匹配,改善消费环境是一个重要支撑。
消费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还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需要重视消费、提振消费。政府搭台、市场唱戏,促进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必能带动消费场景不断拓宽、消费体验不断提升、消费潜能进一步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