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胜(湖南常宁)
凛冽的北风寒冷刺骨,于是迎接它的只有那紧闭的门窗;徐徐的南风温和婉转,于是迎接它的是人们的真诚恭候。南风与人为善,便得以绕梁吹拂,畅通无阻。为人处世亦是如此。
不同的待人态度,不同的处世方式,迎来的是人们相应的不同反应。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在一个两者针锋相对的游戏中,若一方采取不留余地的攻势,那么再温和的对手也会激烈抵抗;若一方处处留有余地,和善委婉,那么再偏激的对手也会变得缓和,作出让步。故与人为善,是与人相处的不二信条。当年孔子的弟子在整理孔子生前言论之后,总结道:师之言,毕其一生,无外“恕”乎。“恕”之道,即与人为善。与人为善,以真心诚意待人,它有利于维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范仲淹一次与友人讨论,因其个性耿直,一言不合便奋起而走。然友人不仅不恼怒,反而一再挽留,表示没有什么不可谈好,于是两人意见最终也达成了一致。与人为善,以宽容信任的态度对人,它也有利于双赢。IBM公司创建伊始,旗下一分公司总经理由于一时疏忽,使公司损失巨大。但重才的主创人赫德什仍相信他的能力,不仅没有免除他的职务,还提拔他。于是这名经理奋发图强,后来成为IBM的首席CEO,为IBM在上世纪90年代建立了商业王朝。
然而,与人为善并非压抑,也并非一味忍让。与人为善的要求是从根本上宽恕、理解他人,而不是压抑、掩饰自我的思考意识。与人为善是具有原则的,一味迁就的畸形忍让态度,只能称之为姑息养奸。与人相处是双向性的,与人为善回归到本真,事实上是宽恕自己的缺失。只有这样,我们的内心便会以坦然的态度审视身边的一切,达到和谐文明的目的。古往今来,与人为善的例子不胜枚举。宋代宰相王旦的与人为善,宽容对待同僚间的摩擦,“善”出了政绩卓越的一代名相——寇准。唐皇李世民的与人为善,得到了不畏强权、敢于进言的宰相魏征,成就了“贞观之治”的辉煌,造就了堪称典范的君臣关系。孔子的与人为善,影响了两千多年的中华民族文化。中华民族也是凭依着与人为善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愿我们都能如同温和的南风,与人为善,在与人相处中收获友善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