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面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9月11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懂“早F晚E”背后的意蕴

  ■静   子

  近期,网络热梗“早F晚E”触发一众网友共鸣。简单讲,当代年轻人早上喊着Fighting(奋斗)投入一天的紧张忙碌中;而到了晚上,他们通常又会陷入Emo(伤感),跌进情绪最低谷。翻遍各大社交媒体,无论是处在“象牙塔”的大学生,还是置身写字楼的打工人,很多人都有这种特征。

  既如此,那“早F晚E”是否会影响身体或者心理的健康?专业人士已给出权威解答:这属于正常的心理变化,无需过度焦虑。如果把情绪看作是对客观事物或行为的反应,那它的起起落落其实有章可循。

  相较“时时都E”的“丧文化”,“早F晚E”多了一种可贵的乐观心态。早晨睁开眼,我们用昂扬的斗志“迎战”待处理的棘手难题。或许这些“硬骨头”有的不合我们“胃口”,有的“个大难啃”,但保持积极的心理暗示仍是解难题的关键一环。步入深夜,我们以“E”状态释放积攒一天的难过与不悦,负面情绪在合适的出口“逃之夭夭”,留待第二天的仍是满腔热情与活力。

  再则,相较“一天都E”的稳定状态,“早F晚E”显然多了一份应对消极情绪的成熟。要看到,长期沉浸在负面情绪的“大染缸”里于人无益、于己不利、于事无补,只会徒增更多的“情绪尘埃”。反观那些遵循“早F晚E”守则的人,他们在应该努力的时间选择奋斗、在合适的场所选择释放忧愁,这正是一种成熟的处事方式。

  此外,深夜的暗自伤神虽是应对负面情绪的可行方式,但如何更加有效排解仍是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寻找推心置腹的朋友倾诉烦心事,通过运动释放积攒的压抑与苦闷,更有网友出招“下班后立刻洗个热水澡”。凡此种种都可以纳入情绪调控“工具箱”,为我所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算清“八笔账” 喝好“两杯茶”
与人为善
读懂“早F晚E”背后的意蕴
暑期消费热的多重启示
有偿陪聊别打擦边球
衡阳晚报版面八A08读懂“早F晚E”背后的意蕴 2023-09-11 2 2023年09月1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