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艳平
在很多年前,我一直认为成年人是不会思念父母的,从来没有听到哪个大人说想爸妈的。我第一次知道知道成人也会思念父母,是九年前我尚是个学生打车去高铁站的时候。隆冬时节的武汉,早晨六点钟还不见晨曦,黑暗中,我坐上了一个五十来岁司机的的士。他和我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到了一座大桥下面,他突然说:“这一带在没修火车站之前是农村,我家就住在这里。我妈妈做饭很好吃,我无论何时回去,她都做好了饭等我。后来我妈妈走了,就埋在这座桥的不远处,我每次经过这座桥时都会想起她……”他越说越多,声音慢慢地变得低沉。我知道,这个五十来岁的汉子在刻骨铭心地思念他的母亲。这是我第一次知道,想念亲人不是少年儿童的专利。
这几年,母亲常跟我抱怨父亲不像年轻时那般宽容了,每次吵架说到奶奶,他就会生气。父亲年轻的时候是个大度的人,小时候的我们常常对他说话没好气,他却总是笑呵呵的。奶奶和母亲起了冲突,他也会跟奶奶理论,奶奶如果对他的女儿们不好,他也会大声呵斥。我知道,父亲思念他的母亲了,奶奶已经去世多年,当年的是是非非都已经随时间远去。时间过滤了一切不愉快,他只记得当初他还是个孩子,有过母亲的疼爱。
父亲常会抓住一切机会,给我们给别人讲爷爷当年的旧事。在他的口中,爷爷是那么高大而光辉,仿佛是人世间一切善良、责任与美好的化身。他甚至会在某些闲暇时独自叨叨爷爷的故事,自己说给自己听。爷爷年未知命而离世,当时父亲还是一个未成婚的少年,距今已经近四十年了。现在,年近古稀的父亲却越来越思念爷爷。
我的母亲也一样。母亲这几年常跟我说起外婆当年炒的菜如何好吃,说起外婆当年如何辛苦地生下十多个孩子……最让母亲痛心的,是外婆临死前抱怨母亲没有给她钱。母亲每提及此事,都极为后悔。她说,当年生活过于窘迫,总是想着把孩子养大,早知道这样,当初无论如何窘迫也要省吃俭用买外婆最喜欢的东西。母亲责怪自己受了外婆一辈子恩养,却从来没有好好孝敬过她。这件事,母亲在八九年前只是偶尔说说,后来,隔一段时间又要念叨一次。我知道,我的母亲随着年纪的增长,也越来越思念自己的母亲了。
外婆是2010年去世的,距今已经十几年。外婆去世之后,我虽然也时常想起她,想起最后一次见到她的样子,但开始的时候也没觉得十分思念。和姐姐聊天,我经常说起小时候最喜欢去外婆的村庄。外婆的村庄距我家不远,经过一个小山就到了。外婆的村庄像世外桃源,春天有桃花和桑葚、梨花;夏天,四舅家的池塘里可以摸鱼,葡萄串串如同珍珠;秋天,梨子熟了,橙子压得树弯腰,还有异常大朵的芙蓉花开在薄雾中;冬天,田野里可以挖野藠,菜地绿油油的。外婆的鸡蛋和扎肉非常好吃,我们没隔多久就到外婆家去,回家之前,外婆总会说:“明天又来啊。”第二天一醒来,我们就和母亲说:“外婆叫我们今天去。”
后来,外婆老了,行走不便,我们去接她,把她背在背上过了小山头。前些年说到外婆村的时候,都是美好的回忆。后来,每次说起她来的时候,我们都遗憾外婆去世时自己还是个学生,没有给外婆买过她喜欢的东西。现在,每次想到外婆的时候,我们都特别地想念她,这种想是想像当年一样能够看到她,能够和她说话,甚至能够把她背在背上……
我在朋友圈看见小时候的玩伴深情地怀念已经去世的爷爷,看到即将退休的同事用一种黯然销魂的语气回忆他的母亲去世的那一天。而我,越来越多的亲人出现在我的梦中,大伯、二舅、四舅、大舅妈等等,他们都去世多年了。我原以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就会慢慢地忘记她们,后来才知道,时间不会让我们忘记亲人,时间只会让我们越来越思念亲人,那些来过的人,好像从来就不会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