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建华
山源县爆出一条特大新闻:在前不久举行的第三届茱萸产业发展大会上,收到一笔2000万元的捐款。更爆冷门的是,捐款者居然是在县内素有“铁鸡公”之称的企业家巩己铁。
作为市报驻山源县记者的我,出于本能,在第一时间作出了采访的第一反应。
一到山源,我就约了在县政府办工作的老同学叶子出来喝茶,算是先行了解一下情况。叶子呢,就给我讲了一个笑话。
“八年前,县政府修建办公大楼,还差一笔资金,老县长便带着一些同志,特意跑到深圳去找山源首富巩己铁,希望他能资助捐款。”我问:“到手了吗?”叶子没回答,却反问我一句:“你晓得巩己铁最出名的口头禅是什么吗?”我摇头。叶子“噗”的一下笑出了声:“每当坚持己见时,巩己铁就会说‘将我的名字倒转来念’。”说完,叶子意味深长地笑。看他那“你懂的”形态,我自然懂了,这次的结果必然是“铁鸡公一毛不拔”!
说到这里,叶子哈哈大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当时,老县长气得一出门就骂:还‘时常关注家乡发展,待时机成熟了必当鼎力相助’呢,狗屁!简直‘铁鸡公’一只嘛!”
接着,我又到巩己铁的老家靠山村采访。在接触的人当中,对巩己铁的评价却出现了两极分化。除了仍是“铁鸡公”外,而另一种评价却是完全相反的“大善人”。这种反差,真的很难让人接受。
说“铁鸡公”的是村支书老吴。为了证实自己的说法,老吴给我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两年前一个冬日,巩己铁的小儿子春阳回家办事,开车到了县城就想停了车进店吃饭,巧不巧的遇到了邻居小山。俩人是一家院子的发小,还是小学同学,只是后来春阳读大学,毕业后又到深圳进了父亲公司,才好些年没见面。这回碰到了,自然难免喝几杯。小山建议请一名代驾,春阳手一摆,说:“没事。我个人就能喝一瓶,这才俩人一瓶呢。”也是合着会出事。出了县城刚过紫石镇,在一个下坡的地方,春阳想来个弯道超车,赶过前面的一辆大货车,“呯!”就撞上了。结果车子报废,小山左腿粉碎性骨折,春阳自己幸好伤势不大。
老吴说,凭着老巩的身价,多出点钱,莫说完全免了刑责,让儿子春阳少坐一年半载的牢总是行得通吧。可是这个老巩就是个铁鸡公,死活不肯替儿子出一分钱,我去劝他,他还说什么“多坐几年牢,长长记性也好”。老吴说到这里,一脸鄙视,“人说虎毒不食子,这个铁鸡公在儿子面前居然也是一毛不拔!”见我一脸迷惑,老吴说:“别不信。春阳现在还在牢里坐着哩。”
为了证实老吴的说法,我又去车祸当事人小山家里采访。一提这事,小山的娘赶紧将我往屋里引,还将屋门关紧,说话也很小声,生怕有人偷听去了似的。接下来,老人家的第一句话就颠覆了别人灌输给我的认知:“老巩是个大善人啦!哪个晓得在这件事上,他背了快两年的黑锅呢?既然记者同志今天来了,我就说实话吧,省得憋在心里难受。”原来,自车祸发生后,巩己铁就偷偷送来了100万元给小山治伤。“老巩大方,拿出这么多钱,连眼都不带眨的。当时,老巩还提了条件,让我们不要声张,不要让任何人晓得。”我疑惑着问:“这是为啥呢?既然出了钱,为儿子减去些刑罚,不是更好吗?”小山娘告诉我:“这正是老巩的良苦用心。老巩说犯了错,就要自己承担,再有钱,儿子也不能惯,不然害了他。”我问:“那小山现在呢?”“这不,答应老巩带了周围一些身上有不是处的人,上个月就去他公司打工了。”
自此,通过一天的采访,我对巩己铁这个人总算有了大致了解。但是,最后还得通过对他本人的采访来应证,这个人到底合不合符我在心里给予的评判。
下午,对巩己铁的采访时间很短,乘着捐赠仪式开始前几分钟,我们就谈了几句话:
巩总,这次您捐赠2000万元,真的是大手笔。
我曾对继宗老县长说过,会时常关注家乡发展,待到时机成熟了必当鼎力相助。这既是承诺,也是追求。茱萸是个很好的产业,作为山源人,该出手时就该出手。我相信,县委、县政府会为我对家乡的支持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
巩总,问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您不会介意吧?
铁鸡公是不是?哈哈,我家客厅里挂了一幅很大的画,就是一只大公鸡。其实,我属鸡,这算是一种自居,却也包含了我对慈善的一种认识。我一直觉得,慈善应该分开来看,“慈”是初心,“善”是根本。所以,凡是不在“善”的框架内的“慈”,我都会用“将我的名字倒转来念”这句口头禅来推卸。哈哈,“巩己铁”倒转来念,就是“铁鸡公”嘛。
……
这天晚上,我以巩己铁为主人公,伏案写出一篇《因为有“善”,“慈”场无限》的人物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