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前,有媒体曝光了一些高校毕业生存在的“纸面就业”现象。所谓的“纸面就业”,指的是一些大学生并没有真正就业,而是假装找到了工作。为此,一些学校甚至制造虚假的就业数据。比如,一些高校将三方协议的签约率要求“层层传导”,有的辅导员为了“方便”学生,直接代其“网签”。甚至有商家为了帮助毕业生“假就业”,提供付费“盖章”服务,在假装就业的利益链上,竟然还产生了一套“盈利模式”。
点评:“假就业”实质上就是一种数据造假和注水,“数据泡沫”背后是难以掩盖的就业难问题。要想从根源上解决就业难、就业率低的问题,需要探索出一条合理有利的道路,仅仅靠着造假来维持“表面繁荣”,只能是欲盖弥彰。对此,各高校更要摆正心态,不能被外表光鲜的就业数据蒙蔽双眼,而是要切实培养学生就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2.夏日炎炎,家里周边的大小公园,成了市民游客消暑纳凉的好去处。不过,最近不少上海市民向记者反映,一些公园的园内禁止行为越来越多,孩子的滑板车,儿童自行车,甚至是羽毛球等一些休闲运动,也不允许在园内开展。这让不少市民有些困惑,公园里这不许那不许,那还是大家概念里的公园吗?
点评:公园过度管理,出台诸多“禁令”,实质上是一种懒政行为。如此“一刀切”禁止市民在园内的多种活动,安全隐患自然相应地少了,同时公园也不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进行管理,无疑管理成本也减少了。但是,这种非人性化的管理,削弱了公园的公益属性,也让公园少了热闹氛围,失去了该有的活力。这样的公园如同“禁地”,无法满足市民户外各种活动的需求。因此,公园主管部门应当重视市民的关切和需求,及时介入予以纠偏,取消一些不合理的“禁令”,让公园更好地为民所用。
3.截至7月30日,据某网络平台统计,国内电影大盘票房已连续40天破亿元,刷新纪录。国内电影市场的活力可见一斑。前不久公布的电影市场上半年成绩单同样让人眼前一亮:总票房为262.71亿元,同比增长52.91%。其中,国产片票房199.44亿元,占票房总额的75.92%;观影总人次6.04亿,同比增长51.76%。一连串的数据都指向同一个结论——在观众与电影人的共同支持下,中国电影市场活力十足、暖意十足。
点评:需要看到,随着暑期到来,文化市场消费需求正进一步释放。但随着旅游、演出等各类文化产业的同步复苏,实际上电影行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也在上涨。这就对电影行业优化内容供给、丰富消费场景、创新营销模式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持续供给高水平、多元化内容,如何不断推陈出新、挖掘释放潜力,考验着电影人的智慧。综合新华网、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