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7月11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博物馆“静音” 是对文化的一种敬畏

  ■戴先任

  中国国家博物馆官微7月9日发布关于规范馆内讲解秩序的通知称,未经馆方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确因工作需要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的单位,须提前5日提出申请,报备讲解内容、讲解人员、活动流程、安全责任等材料。

  近年来,各地掀起了“博物馆热”,尤其现在暑期旅游升温,“亲子游”、研学游多了起来,一些“网红”博物馆更是“一票难求”。尤其是现在旅游消费升级,游客追求沉浸式旅游体验,促进了馆内讲解热。但一些热门博物馆人头攒动,游客摩肩接踵,一些导游占据馆内最佳位置,同时还可能有多名导游拿着话筒滔滔不绝,这就容易造成博物馆内嘈杂不堪、游客拥挤,影响了游客的正常观展,还可能对馆内文物造成损坏。

  所以,中国国家博物馆规定未经许可不得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是在去除干扰博物馆正常参观秩序的“杂音”,是在保障广大游客的旅游体验,保护博物馆脆弱而珍贵的文化遗产。

  当然,中国国家博物馆发布禁令很有必要,但也不能忽视游客对于文化深度游的消费升级需求。博物馆要做好“官方讲解”的工作,更好满足游客的讲解需求,不能让“禁令”误伤了消费者权益。

  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瑰宝,我国的公共博物馆是属于所有国人的。文明参观才是逛博物馆的正确打开方式。通过严格规范参观秩序,明确“参观”的边界与规则,能让更多游客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规则,这不仅是在保障游客游览体验,保护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也有利于提升公众公共素养,提升社会“文化水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暑期旅游何必“哪里人多去哪里”
世相浅见
儿童近视矫正乱象如何“矫正”?
博物馆“静音” 是对文化的一种敬畏
公共泳池需要“一池净水”
衡阳晚报版面六A06博物馆“静音” 是对文化的一种敬畏 2023-07-11 2 2023年07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