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齐超
“是滴眼药水好还是吃护眼的营养品好?是3D训练好还是用按摩仪好?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做了。”近日,网友刘女士向记者反映,前段时间,自己7岁的女儿查出75度近视,她带着女儿尝试了多种近视治疗方法,效果欠佳,近视度数不仅没有降下来,反而日渐升高,“这与商家当初宣传承诺的完全不一样。”
孩子近视了,家长都心焦如焚,希望孩子的近视能恢复。但平时孩子上学没时间,所以暑假来临,儿童视力矫正迎来高峰期。不过,一些家长反映,他们在给矫正孩子近视时遇到不少乱象,甚至遭遇骗局。可以说,儿童近视矫正市场鱼龙混杂,乱象丛生。
如何对待儿童近视矫正之乱象?很多人建议,它需要相关部门依法来“矫正”。此话是有些道理。但是倘若完全“躺平”,仅依赖职能部门出手治理,恐怕难以立竿见影。在笔者看来,家长们也要相应地提高自己的科学认知,如此或者更具实用性。
比如,面对近视矫正机构的虚假宣传,我们应明确且坚持一点——目前,即便医疗手段介入,真性近视也不可逆,那些所谓已经治愈的近视,不过是假性近视而已。医疗市场上尚没有能让近视逆转的“神器”“神药”。再比如,一些机构人为制造焦虑,宣称孩子近视若不干涉和矫正,度数会惊人增加。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地认识,科学辩证地看待,不被忽悠。另外,近视虽然不能治愈,但可防可控。如果家长能矫正孩子不良的用眼习惯,引导他们科学用眼,不用眼过度,即可降低近视的概率。
总之,只要家长能坚持科学认知,少些侥幸心理,保持“人间清醒”,就可以避开近视矫正的乱象。否则,就只能交智商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