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齐超
高温天气持续不断,户外劳动者能否及时享受到高温津贴?灵活就业人员的高温“清凉权益”又如何维护?对此,有记者进行了采访。高温津贴是劳动者的法定报酬待遇,大多数的省,特别是户外工作者,都能按时收到高温补贴,获得高温保障,但对于灵活就业人群而言,因其工作具有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化等特点,在高温津贴权益保障上存在盲区。
诸如外卖骑手这样的劳动者,在烈日下奔走,备受高温煎熬,理所当然地应成为“清凉权益”保护对象。然而,他们却因灵活就业,劳动关系没有固定下来,而被排斥在高温保护的范围之外,令人唏嘘。高温津贴是户外劳动者在高温下应得的工资性补偿,我们不应该把灵活就业者的劳动权益边缘化;更何况,随着社会分工细化,新就业形态不断充实,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灵活就业。
专家提出,要想让灵活就业群体都享受高温补贴,就需要在法律法规上寻找“新解法”,这倒是不错的提议。毕竟,2012年出台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距现在已经十余年了,彼时灵活就业群体还没显现。
其实,即便法规没有针对性的保护条款,也不妨碍用人单位保障劳动者的“清凉权益”。关键在于,灵活就业的用人单位从市场竞争、用人成本和自身利益考量,故意淡化模糊高温津贴,或者用“防暑大礼包”来糊弄劳动者。这当然不符合法规精神,因为任何劳动者的“清凉权益”,都应依法保障。保障外卖骑手等灵活就业群体的“清凉权益”,是相关部门应尽义务,我们也期待相关法规能早点“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