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青延
清晨,一缕霞光透进窗来,阳台上飞来两只小鸟,它们鸣叫着,突然,其中的一只小鸟飞进了我的家中。
小鸟活蹦乱跳,一时找不到进来时的窗口,飞不出去了。我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一手把小鸟抓进一只鸟笼里,想让小女儿下午散学回家玩耍。
小女儿散学回家,我告诉她:小鸟被抓后,不停地在笼子哀鸣,另一只小鸟在阳台的防护窗边飞来飞去,陪着惨叫。
有人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其实,那只没有被抓的小鸟非常重情,从清晨到傍晚并没有去觅食,为了救同伴,一直都在防护窗上急得飞来跳去,凄厉鸣叫。
我原以为小女儿会满心欢喜把小鸟留在笼子里养着,供她每天观赏。没想到,她小心翼翼地把鸟笼提到阳台的窗口,将小鸟捧在手心上给放了。小女儿说:“这对小鸟感情好深,不必要拆散它们,要成人之美。”她还说,保护吃虫子的益鸟,就是保护环境。
像这种细小的善举,小女儿做过好多次。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我带着她去公园里散步。公园的路口坐着一位拉二胡的盲人,他的面前摆着一个接钱的盘子。小女儿见状,先向拉二胡的盲人敬了一个手礼,然后从口袋里拿出五元钱来,弯下腰去,毕恭毕敬把钱放进了盘子里。
我对小女儿说:“孩子,你把钱直接丢进盘子里就行了,何必要这么客气?”小女儿说:“丢钱是对这位盲人叔叔的不尊重。”我说:“可他本来就是在乞讨呀。”小女儿批评我说:“老爸,你这种看法错了,他并没有向别人要钱,而是在用音乐赚钱。”
小女儿还对我说,要给钱,那就要有礼貌地给,盲人叔叔的人格和我们的人格是平等的,尊重弱者就是尊重自己。
看看,我小女儿说得多好!
小女儿在一所离家比较远的实验小学读书,每天都要坐公交车往返于学校和家里之间。
一日,我陪她坐公交车去学校,顺便办点事。在车上,小女儿见途中有一位老奶奶上车,便主动让座,牵着老奶奶的手,扶她坐到了座位上。事后,我问小女儿:“孩子,你在公交车上怎么会想起给老人让座的呢?”小女儿回答:“老师告诉我们,爱心不在多少,只要有爱,有温暖,有付出,再小的善举也会闪光。”
你看,老师教育得多好,真不愧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行文至此,我不禁想起小玉米读诗里的诗句:
“因为爱心,流浪的人儿才能重返家园,
因为爱心,衰惫的躯体才能回复青春,
因为爱心,颓废的灵魂才能燃起希望。
爱心,是人类的春天,生灵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