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睿鸫
近日,一名老人将电动车开进武汉地铁的车厢内,引起热议。但经过记者进一步采访得知,视频中老人驾驶的是残疾人电动代步车,而且,符合规定的小车是可以开上地铁的,引发了不少网友为这条人性化的规定点赞。
这位老人将电动车开上地铁,之所以引发争议,主要源于有不少网友认为,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对其他乘客安全构成潜在威胁。也正因为如此,绝大多数城市地铁一律禁止骑行独轮车、自动平衡车、自行车、电动车等进入车厢内。
而武汉允许残疾人电动车上地铁,在尊重残疾人权益和其他乘客的安全之间,找到平衡点。武汉地铁明确规定,符合规定的残疾人辅助工具可以开上地铁,需要使用者出示残疾证明。而电动代步车的长宽高也都有严格的尺寸要求,时速不能超过4.5千米,电池容量不能超过2万毫安。
武汉地铁的做法,得到社会各界包括舆论的高度肯定。有网友说,地铁的修建本身就是为了方便人们出行,若一味的一刀切,就无法惠及那些有需要的特殊人群。像这样把规定细化,且具操作性,给符合条件的出行工具打开一扇窗,伸出一双手,无疑是一份最温暖的人文关爱。
实际上,不止武汉一地,郑州地铁也为残疾人开辟了“绿色通道”,助力车可以进站,且该规定为地铁行业通行规定,对残疾人助力车均不限制。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允许残疾人电动车上地铁,其实就是全力推行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典范。它不仅能惠及残疾人,让弱势群体安全便利自主出行,享受美好生活,也会让城市无障碍更有爱、更人性化、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