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5月24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天五更就起床

  ■龙建雄

  每天五更就起床。这是苏东坡的劝说之言。

  北宋退休大臣韩维的女婿来看望苏东坡,席间提起岳父退休之后沉迷于宴饮享乐。苏东坡听后捋了捋胡须,给众人说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老人,临终之前把子女们叫到身边,告诉他们说:“我就要离开人世了,我只有一句话要留给你们。”儿女们问:“什么话呢?”老人说:“每天五更就起床。”这家的子女们很是不解,以他们的家庭地位和社会财富来看,根本犯不着需要这么早起来去做工,可老人家为什么偏偏要嘱咐大家早起呢?老人家接着告诉孩子们说:“五更起来,可以做自己的事,太阳出来以后,想做自己的事就很难了。”子女们更加困惑,自己的事什么时候都能做,家里的事不都是自己的事吗?老人家说:“我说的自己的事,是死的时候能带走的。你们看看,我平生赚了万贯家财,死的时候都带不走,那我死的时候能带走什么呢?”

  说到这里,苏东坡对韩维女婿说:“请转告你的岳父,人越是到了晚年,越是要做自己的事。与其在声色犬马里消耗生命,不如多想想死的时候可以带走的东西。”

  读苏东坡的这个故事,我迷惑了好一阵子,到底什么是东坡老先生所说“可以做自己的事”呢?什么又是“死的时候能带走的”呢?

  苏轼,字子瞻,北宋大名鼎鼎的全才式的艺术巨匠。“东坡”原是苏轼被贬黄州之后的一处开荒之地,这片山坡对于初来乍到的苏轼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那便是:人应该拥有一块自己的土地,哪怕这点地方是别人所不屑一顾的遗弃之地。在这里要自食其力,自强自立,种植能够养活自己的东西,做自己在这里能够实现的事,让生活尽快地恢复到以前的状态。

  这片“东坡”山地使当时的苏轼重燃了生活希望,所以他自称“东坡居士”,“苏东坡”的雅号也就这样被世人所知。

  多读一些关于苏东坡的典故和史料,你会发现,他其实还给自己取过诸如东坡病叟、东坡道人、毗陵先生、雪浪翁、铁冠道人、老泉山人等这样一些“号”,从这些取“号”里可以一窥苏东坡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有人曾经在黄州问苏东坡,你是个闲散的人还是严谨的人?他笑而不答。苏东坡当时好不容易建起自己的住所雪堂,他觉得住在这儿也挺好,不做官了就不做官宦的事,做了普通人就做普通人该做的事,如今做一个自然而然的人自由自在,绝不因为环境、地位、降薪的改变而改变自己做人做事的初衷。

  后来,他去汝州、扬州、常州、登州、汴京、杭州、颍州、惠州、儋州,无论是重新启用做官,还是一贬再贬,他都保持着自己该有的状态,真实,率真,不胆怯,不逃避,一往无前,活出了一个近千年之后我们仍在追捧和尊崇的“豁达神人”。

  仔细体会一下苏东坡所讲故事里的意思,我理解,“可以做自己的事”即是做自己正常该做的事,该读书学习,该结婚生子,该建功立业,该含饴弄孙,按年龄阶段来一件一件去做。像韩维退休之后沉迷于宴饮享乐多少有些不妥,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晚节不保”“报复性消费”万万不可取。联想到我们身边许多颐养天年的长者,“甘蔗老来甜,辣椒老来红”,这让我顿悟到,苏东坡所说“死的时候能带走的”则是指生命本来的样子。本来的样子又是什么样子呢?那便是自然的本源,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通俗来说,就是放下心中执念,让我们的心性回到自己本来的样子,而这是一个人死后能够“带走的”人性修养和生命践行。

  近千年以来,苏东坡一直是以超级有才华、无比豁达、无比睿智、无比快乐的形象治愈着我们大家。但现实是,真实的苏东坡何尝不是像我们普通人一样,有欢愉,有成功,有痛苦挫折,有孤独失落,体悟人间至味,感同身受人间之悲欢离合。他的一生,是自我疗伤并自我治愈的一生。

  至于苏东坡说的“每天五更就起床”,我相信是告诫我们后人:每天要按时迎接新的一天到来,用无畏之勇敢去接受未知的挑战,你不战胜自己,终究会被现实战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豆 角 架
《南方之南》: 刘发扬地域诗学的发现与命名
每天五更就起床
衡阳晚报版面七A07每天五更就起床 2023-05-24 2 2023年05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