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辉
看到我的散文诗《红楼三题》发在今年3月的《散文诗》上,正是三月里一个细雨蒙蒙的下午,可是,我的双眼分明越过重重关山,到达了无限美丽的远方,到达无比激动的那些已然远去的前尘往事里……
“认识”《散文诗》,是二十多年前了。那是1996年初夏里的某一天,百无聊赖的我在一条小镇街道上漫无目的地游走。正是最纯最真最美好的年华,而我却心情一片黯淡沮丧,于茫然失措中无意间走进了小街的那家邮政报刊亭,缘分就这样来了。我拿起一本,翻开,放下,拿起另一本,翻开,放下,直到翻开了《散文诗》——再也放不下来了!
精致、小巧、素雅的封面,清新隽永的文字,如清泉在山林间、在石上游走后,漫过我焦渴的心田。那是怎样的一种邂逅啊!无法言述,无比美妙,她让我顿时心情开朗,拨云见日,让我今天回想起来依然激动难安。我清晰地记得当时看到这样一篇,写一个人在山水间游走,且行且吟中,沿途记下了美丽的景致和愉悦的心情。那些花,那些草,那些云,那些树以及异域里别样的风情被优美的文字描述下来竟然如此令人愉悦欢欣和沉醉。是的,岁月如此美好,生活如此广阔,还有那么多的诗意和惬意,我为什么要这样颓废?那时候,父亲每个月仅给我10元零花钱,我当时立即掏出2.9元买了一本。
细细翻阅着,内心不屈人之后的斗志就这么昂扬起来,内心的文学细胞也立即苏醒并活跃了,它们苏醒后,慢慢伸展并开始四处奔突。我一边走着,一边翻看着,路两旁不知名的细碎的花不时落在我的书上、身上。那是一种多么唯美的意境啊!
而真正携手相知相交《散文诗》,却到了多年以后的那个夏季里了。那个夏天,刚大学毕业的我,有了整整一个多月的闲散时光在市图书馆悄悄度过。我坐在图书馆二楼期刊阅览室里,翻阅着各地的文学杂志,内心里的宁静与喜悦随之而生。外面车水马龙,热闹非凡,而琳琅满目的期刊那么多,陌生的,熟悉的,它们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优雅而丰富。它们齐心协力地将外界的喧嚣结结实实挡于门外。窗外有一排茂盛的苦楝树,扭头间就能看到它淡紫色的花瓣不时在悠悠的夏风中飘洒下来,轻盈而纷乱,纷乱到令人迷醉。它是那样唯美,唯美里透出万千情绪与无法言说的姿态之美。我的心,却在这纷乱的飘飞里渐渐平静下来。我翻看着那些诗歌,无限喜悦地抚摸着每一个句子,恍惚中我感觉到这些句子在我身体里温柔地行走了一遍又一遍。那种行走更像是一种呼唤,是一种柔柔的呼唤和提醒。终于,在这图书馆的二楼,在这样的一个激动的午后,我写下了生命里的第一组散文诗。
这些年来,我在散文诗领域里辛勤地耕耘不息地求索,也发表了很多,虽然小说散文我也写,但是不同于写其他文体,每次写散文诗的时候,我的心情迥然不同。宁静、美好、诗意、花树、蓝天,岁月缤纷里,生活中的那些美依次展开,鸟鸣声脆,花开正艳,浮云白日明丽,山川庄严温柔。而几乎每一次发表的样刊,我都要拿来跟我的学生分享一番,“炫耀”一番。我说,你们看,这大气美丽的封面,这如涓涓细流浸润人心的语言,这包罗万象的洞明世事,你们不是很羡慕我写作的语言吗,你们不是也想提升自己的语言吗?那就从看《散文诗》开始吧。学生们向来对我崇拜有加,自然争相传阅,而《散文诗》里泉水一般清澈的文字,率真自由的独抒性灵,怎能不令他们为之痴迷?那些年订阅报刊的时候,总有一些可爱的学生用并不多的零花钱,订阅一份细细品读和精心收藏。而学校图书馆订阅期刊时,更是每年都被我认认真真地填上了好几份《散文诗》。
却顾所来径,我无法不激动和欣慰。余生并不漫长,我当继续努力,并期待未来之路上的那份唯美永远如初般清新而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