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日,山东临邑县一居民在网上反映,自己给刚出生的孩子上户口时,民警在孩子文化程度一栏中,居然填报的是“文盲或半文盲”。当地民警回应称,该信息由系统自动生成,可以随时进行变更。
点评:便民利民是公共服务应有的价值底色。原有的“新生儿文盲或半文盲”之类的所谓“系统生成”,需要与时俱进地重塑与更新。不论是在文化程度一栏空着,还是标注学龄前儿童,都是可以的,可见系统自动生成“新生儿文盲或半文盲”并不是无解的。以人性化尺度呈现公共服务温度,不仅需要技术的支撑,更需要制度的完善和观念的升级。多一些绣花功夫,公共服务才能以一种更加精细化、更加人性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才能赢得更多的肯定与认同。
2. 4月17日,一段“物业经理带保安上门打业主”的视频引发关注。江苏南通被打业主朱先生向记者表示,16日,他在业主群里反映了小区的垃圾问题,在私信里遭到物业经理辱骂后,又被对方带保安在家门口殴打。
点评:清理垃圾不是物业最基本的服务吗?业主交了物业管理费,就有权对物业的服务提出批评,并要求作出整改。既然物业清理垃圾不及时、不到位是客观事实,有图有真相,物业收到业主投诉后,就应该及时整改。近年来,人民群众对小区物业不满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要求取消物业的呼声愈演愈烈。有关部门不能继续对这种情况熟视无睹,否则就是对群众利益的漠不关心。如果再不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物业的管理,那么,物业变“霸业”就会逐渐成为普遍现实。
3. 近日,一则#无业男子冒充清华研究生成网红#的新闻冲上微博热搜,引起网友广泛讨论。事情缘由为网红张某在短视频平台上自诩“清华学霸”吸引百万粉丝,为了流量变现竟然动起歪脑筋,以“人设”为招牌,大量售卖假冒伪劣的清华大学文创产品。
点评:张某冒充清华研究生成网红,他的“成功”,不仅在于利用大众的名校情结,还在于抓住了短视频用户碎片化、浅层化、娱乐化阅览的特点。张某发布的单单一张“学生证”照片,就可以让不少人信任他,拍的几段校内视频就可以轻松地获得百万粉丝,何以如此?当下,大众在刷短视频时,往往更喜欢娱乐性的内容,采取的也是走马观花式的态度,超过一分钟的视频往往都懒得看。长期摄入碎片化信息,习惯了浅层化阅览,陷入娱乐化陷阱,往往让人很难保持专注。他们的思考力、判断力,也常常会遭遇蚕食。这恐怕也给了骗子也可乘之机。因此,我们面对网上繁杂的“事实”,要时刻保持警惕与清醒,做出审慎独立的判断。
综合新华网、人民网